夜訪貓頭鷹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夜訪貓頭鷹

2010年10月31日
作者:劉昭能(美濃愛鄉協進會常務監事)

多年來,心中一直存在一個疑問,母樹林有沒有住著貓頭鷹?黃蝶翠谷廣大的區域有幾種貓頭鷹棲息?這個疑問,終於得到解答。10月初,在黃蝶翠谷聽到4種貓頭鷹(黃嘴角鴞、褐鷹鴞、日本角鴞、領角鴞)的鳴叫聲,在母樹林也親眼看到兩隻貓頭鷹(領角鴞)。

10月5日晚上,旗美社區大學廣林社區志工的培訓課,邀請到有『貓頭鷹王子』之稱的劉育宗講師來上課,他深入淺出介紹了貓頭鷹的型態、覓食方式,棲地環境,也引領學員們近距離夜觀貓頭鷹,大小朋友共約30人,聆聽了一場精彩的夜間課程,並共享一次畢生難忘的夜裡看貓頭鷹經驗。

晚上約七點,帶著孩子前往廣德活動中心,卻沒發現半個人,心想上課地點大概改了,應會去母樹林了吧!驅車前往,果然沒錯,下了車,就在母樹林的入口處,看到學員們正在仔細聆聽,劉老師藉由看板照片,讓大家認識貓頭鷹的生態,其中一張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一隻少了頭的鼯鼠,貓頭鷹有吃小動物頭部的習慣。在深秋的夜晚,仔細端詳照片,一股寒意油然而生,彷彿魔神仔就在週遭。

此時,黃嘴角鴞已在遠處『噓--、噓--』的不斷的呼叫著,這是熟悉的聲音,多次探訪黃蝶谷的夜裡,常聽到這樣的叫聲,記得多年前一次從茶頂山縱走到黃蝶谷露營,在黎明之際被這清脆響亮的叫聲吵醒。在學校賞鳥課的課裡也曾播放CD給學生辨認,這是我能確定的唯一貓頭鷹叫聲。
當劉育宗老師開始要展開夜間觀察,近處路旁的電線桿燈光處傳來幾聲低沈的聲音,劉老師說那是褐鷹鴞的叫聲,在明亮處附近覓食昆蟲是一些貓頭鷹的習性,當我們正要逐步靠近時,牠卻已悄悄飛離,一整晚不再聽到褐鷹鴞的叫聲。

劉育宗老師長年研究貓頭鷹,也獲得大武山山神賜予貓頭鷹的山名,並能祈求山神指派貓頭鷹,讓人們親近,感受夜的寧靜,對夜不再恐怖懼怕。他神乎其技呼喚貓頭鷹,引領近距離觀察,藉由魔神仔-貓頭鷹現身進行環境教育。

隨後,劉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母樹林,母樹林的樹種,多是屬於外來種,是否也棲息著貓頭鷹呢?在階梯下我們席地而坐,抬頭張望,高聳的樹林圍繞,靜謐的枝啞往上竄升,白色的霧氣瀰漫,樹葉縫隙間透射著微弱的星光,大夥從各各方向引領期盼貓頭鷹的飛臨,不忍眨眼,深怕錯過任何貓頭鷹的身影。

當大家安靜下來,周遭只有蟲鳴聲,劉老師往前多步,祈求山神指派貓頭鷹,開始發出『不--、不--』的聲音,第8響聲後,仍未聽到貓頭鷹的回響。劉老師宣告母樹林內並無貓頭鷹蹤跡,推測原因:外來樹種的母樹林,並沒有將當地的昆蟲與鳥類的生態帶來此地,所以貓頭鷹也無停棲。劉老師本想放棄母樹林區域,再到其他地方試看看。就在此時,孝伸兄說他已聽到貓頭鷹的聲響了,此時兩種聲音同時響起,其中,一種是『日本角鴞』的聲音,牠已經過境台灣。

接著,『不--,不--』的聲音傳來,大家雀躍萬分,終於等到貓頭鷹的飛臨,劉老師似乎能與牠心靈感應,一聲聲召喚,鳴叫聲也慢慢接近,從數10公尺外到10幾公尺,劉老師判斷方向與距離,大家小心輕輕挪移腳步,手電筒一照,貓頭鷹就在樹枝上,幾秒後,展開翅膀無聲非走了,接著,又一隻飛過,有兩隻林角鴞。

劉老師解釋,人們常會把貓頭鷹的警戒聲想像成魔神仔的聲音,其實這是成鳥對幼鳥的警示聲,也許對貓頭鷹而說,人們才是真正魔神仔,捕獵動物,破壞山林。

2010的深秋,黃蝶翠谷出現4種貓頭鷹的叫聲,母樹林內出現兩隻貓頭鷹身影,還有螢火蟲、螢光蕈。夜晚現身的貓頭鷹,讓我們感受夜晚的寧靜,母樹林真是生態教育的好場所。維持山林的多樣化,是我們對夜晚現身的貓頭鷹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