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環團交流 成效量化引發辯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環團交流 成效量化引發辯論

2010年10月28日
本報2010年10月28日台南訊,陳韋綸報導

中國萬通基金會秘書長李勁。環保團體的成效,是否能發展一套評鑑指標?如何衡量環保團體成效?成效又如何量化?11名中國環保代表25日與北門社大、台南社大與七股海岸保護協會進行社區論壇,上述問題成為兩岸環保NGO爭辯交流的焦點。

北京萬通基金會秘書長李勁說明,目前中國NGO進行公募尚未開放,萬通基金會資金來自萬通地產企業,項目涵蓋北京與天津44個社區。由於基金會並非執行單位,而是贊助當地NGO;李勁強調「環保非政府組織必須有拿出成果的意識,而非拒絕評量。」但他也解釋評量並非單純量化,成果必須對社區居民展現,而非資方。

中國藍天環境與發展中心的黃寶華(左)與台灣北門社區大學主任柳秀慧。藍天環境發展中心主任黃寶華補充,中國大陸環保NGO發展時間約15年,近年出現許多一次性、追求規模的動員式環保活動。李勁認為評鑑不意味追求統計數字的多寡,但必須拿出成果,「否則難以確立組織的公信力。」

北門社區大學主任柳秀慧認為,台灣社區大學目標是打造公民社會,使在地民眾參與公共問題討論,讓社區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她對成效評鑑的量化取向提出質疑;台南社區大學講師晁瑞光則以社大評量指標為例,有些縣市教育局將每年人數增增加多寡作為評鑑項目之一,說明量化評鑑的危機。

中國環保代表也好奇,台灣非政府組織運作的資金來源。台南社大長期進行二仁溪水質監測以及淨攤等活動;就政府補助而言,經費不來自環保署,而是來自教育部與地檢署。他說明,這是因為環保署有所謂「保密條款」,受補助單位不得任意公開計畫內容。廈門綠十字環保志願者中心管理部主任張穎則說明,很多時候中國環保部門資助環保NGO,受限於政府預算編列無法拿「買醬油的錢去買醋」,必須設法將工作項目盡量符合政府預推動的工程才有可能;另一方面,NGO工作項目很多是臨時而緊急的,在事先規劃預算項目上有所困難。

北門社區大學主任柳秀慧。黃寶華聽過台南社大說明資金情況,直呼:「你們真的很幸福!」他表示,「政府給予資源,鼓勵民間發展的情況,是目前中國環保NGO還不具備的情況。」以藍天環境與發展中心為例,即便成立已2年半,卻仍未註冊成功。與會台灣環保朋友則共同鼓勵,台灣環保運動一路走來,經歷很多戰役,才有今日局面。也警惕政府補助並非全然是益事,柳秀慧說,以往狀況是每年擔心募款,若不足組織解散,成員另尋頭路;今天則需思考補助往往也是對組織推展工作的限制,「組織接受補助是一件好事嗎?如果沒有補助的話要怎麼辦?」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