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光之城特展 親近台灣蛾類多樣性面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慕光之城特展 親近台灣蛾類多樣性面貌

2011年01月21日
本報2011年1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美麗的姬長尾水青蛾,目前僅知產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攝影:施禮正。台灣的蛾類種類豐富,卻長期被忽視。為了提昇民眾對於蛾類的認識,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21日推出「慕光之城-台灣蛾類多樣性特展」,要讓民眾體會台灣蛾類豐富多樣的面貌!

「飛蛾撲火」應該是華人世界中最普遍為一般民眾熟知的成語之一,也可能是對於蛾類最粗淺的認識,蛾趨光的印象也是「慕光」的由來,但所有的蛾都會趨光嗎?蛾都是夜行性的嗎?蛾都是色彩黯淡,沒有蝴蝶漂亮嗎?如果回答不出這些問題,來一趟「慕光之城」,將解答民眾對蛾類的疑問。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解說教育組組長林旭宏說,台灣鱗翅類昆蟲共有4500多種,其中深受民眾熟知喜愛的蝴蝶有400多種,其餘4000多種都是蛾類。

即使蛾類種類多樣性遠高於蝴蝶,卻沒有受到同樣的重視,賞蛾人口或蛾類的科普性出版品皆遠遠少於蝴蝶;民眾不是缺乏對蛾類認識,就是對蛾類充滿誤解,例如認為成蛾的鱗粉或幼蟲的刺毛有毒,蝴蝶則沒有,這樣的認知不但不正確,更使得民眾疏離蛾類多元豐富的世界。

林旭宏說,蛾類和蝴蝶同為昆蟲綱鱗翅目的生物,但大部分的民眾對於蝴蝶都有比較深入的認識,而且也有相當多的民眾參與賞蝶及協助蝴蝶調查的活動,例如紫斑蝶的遷徙調查便有大批的志工參與,並且獲得相當豐碩的成果;相較之下,台灣蛾類物種調查卻仍需直追,特生中心期待透過特展,推廣賞蛾風氣,並推動全民參與台灣地區蛾類普查活動。

台灣蛾類調查的鼻祖,以張保信先生為代表,多年來致力於蛾類調查,並收集眾多標本,特展中也將展出一部份成果。此外,現場也將以台灣特有種「姬長尾水青蛾」設計出Q版的導覽員稱為「小嫦蛾」引領民眾進入蛾類的世界,「小嫦蛾」會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讓參觀的民眾知道蛾類的基本知識,現場還展示具代表性的蛾類成蟲與幼蟲標本以及多媒體趣味問答,讓民眾探究蛾類神秘又多樣化的是界。

特生中心也在知名社群網站Facebook中成立「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網路社團,將來會在展期中利用這個網站發布訊息及辦理與展示內容有關的有獎徵答活動,讀者們可以多多造訪這個網站回答問題拿獎品。

慕光之城-台灣蛾類多樣性特展

地點:南投縣集集鎮特生中心的保育教育館地下一樓特展室

展期:2011年1月21日至11月30日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