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與波娃:虎井嶼 | 環境資訊中心
島嶼航行

沙特與波娃:虎井嶼

2011年02月23日
作者:張祖德(國立馬公高中歷史科教師)

「現代人和土地的關係比較淡薄 ...人造的生活環境,常讓人忽略自然時序的變化.....」。(國中九年一貫七年級社會課本下82頁)。

這個課本裡的句子,是否只是考試的重點?既然為人所忽略,透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又能體會多少?還是連教師本身都不清楚?

航向虎井

今天農曆四月初四大潮,上午6時44分低潮,潮高-85,12時34分高潮,潮高115。

想想看因為月球引力造成的潮汐,潮波從台灣東部深達4000公尺的太平洋,一股腦兒湧進台灣海峽平均200公尺的大陸棚時,大量海水突然遇淺所造成的海流和湧浪,不禁令人對大自然的力量生起敬畏之心。

虎井構築在玄武岩上的軍事碉堡

攤開海圖,虎井東山旁令人驚心動魄的數字4.75kn(最大4.75節的海流速度,平均每小時8.55公里)。如果以獨木舟的巡航速度平均3節來計算,碰上超過3節以上的流速,我們的速度就成為負值,也就是會被海流帶著跑,或者流向外海、或者碰上大湧浪.....有點不敢再想下去。

雖然我們可以再等6小時,那時潮水便會回頭。而今天正是大潮,潮水潮差最大、流速最猛,我們正要去虎井。

虎井嶼美麗壯觀的玄武岩

清晨5時40分,天才濛濛亮我半瞇著愛睏的雙眼,將獨木舟上架綁緊、救生衣、防水裙等裝備打包上車。

6時40分的時裡沙灘上,在晨曦中我們出發前往虎井。直打哈欠的我,腦中還不斷想著在社會課本中提到的話,「人和自然時序的變化.....」。

所以我們要這樣早起,不就是要配合潮汐、順從大自然的力量嗎?之所以分秒必爭趕著平潮出航,是因為再晚個幾十分鐘,我們在海上可能就會被流走....。

今天雲層非常厚,海上波瀾不興,平靜有如湖面,難怪祖先會稱這兒叫做「平湖」。

水面上霧氣壟罩,四周朦朧如夢,海上靜的只聽到自己槳葉劃開水面的聲音,使得正前方的虎井更顯神秘,小島上的人不知是否仍在睡夢中?

水面雖然平靜,但GPS指出我們的航跡偏北,顯示漲潮北向的海流已經起流,我們必須修正航向。

雖然澎湖的百島各有其特色,但如果要我票選最有特色的小島,我仍會毫不考慮的投虎井一票。

從不同的角度看,她都呈現不同的風貌,有些角度看來像是二個島,某角度看起來卻像是三個島疊在一起,多層次的方山地形、高聳的峭壁、柱狀玄武岩、加上峭0壁上險峻構築的碉堡,與傳奇的日本「南進指揮所」,她的故事令人目眩神迷。

上午8時正,我們繞過東山往南前進,岬角邊已有緩緩的水流向北,四五個小時之後,這兒的海流速度便會大得讓我們無法通過。

虎井南邊柱狀玄武岩也十分可觀,海水清澈無比,底下大片珊瑚清晰可見,若非水流強勁,我可能早已跳下水。

我們沿著島南邊前進,在此享受天光水色,一想起台灣親友正楚於疫情的恐慌中,便覺得呼吸的每一口清新空氣,都是那樣的寶貴。寶貴的空氣、寶貴的水啊!難道人一定要等到環境破壞、大自然反撲、瘟疫流行時,才會後悔對自然掠奪和製造污染種種行為的不當嗎?

經濟至上的價值觀,人們不只是忽略自然的變化而已,而是根本忘了人自己也是自然的產物,需要大地之母的照顧。就連課本上所教的種種知識,也沒辦法使我們去珍惜自然、愛護這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源,而只是老師上課教、學生下課背、考完試就忘的東西罷了。

我們六艘獨木舟繞行虎井南邊、西山,然後進港。拿著槳走進村子,看著一遊艇一遊艇的觀光客,下船上船,匆匆一瞥這個小島隨即離去,不知他們對小島留下何種印象?我們則是腰有點痠、屁股有點痛,但卻覺得無比充實。

下午退潮逆流,回家的路還有的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