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農民要耕作 抗議產官學聯手強徵良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竹北農民要耕作 抗議產官學聯手強徵良田

2011年06月30日
本報2011年6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陳錦桐攝影

來自新竹縣竹北市東海里等地上百名農民昨(29)日聚集凱道,高呼「反對台知園區、捍衛璞玉良田」,抗議新竹縣政府與交通大學聯手掠奪農地,農民代表紛向總統府及監察院陳情表達反徵收守護家園的決心。

璞玉計畫變身台知園區

根據縣府資料,「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台知園區,前身為「璞玉計畫」,2001年由新竹縣政府提出)包括「新竹生物醫學園區」、「IC/SOC研發設計園區」、「新竹國際展覽中心」以及交通大學「科學園區化大學城」,計畫範圍涵蓋竹北、芎林二個行政區,位於高鐵新竹車站特定區北側及東側,面積446公頃〈含8公頃維修機場用地〉,包含82公頃的產業專區,40公頃園區化大學、316公頃優質生活區,結合西側38公頃的高鐵產業專區,建構成484公頃機能完整之產業園區。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圖。(圖片來源:新竹縣都市計畫網網站)

本案2009年12月8日業經內政部都委會審查通過,並於2010年12月28日、2011年4月27日經縣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現已進入內政部審議程序。

然而這看似完整的計畫,卻建立在犧牲竹北東海里、隘口里、十興里、芎林下山村優良農地,當地居民籠罩在徵收陰影達10年之久,眼見自己的心血隨著土地徵收即將成為泡影。

縣府徵地  未徵詢地主意見

農民帶著辛苦種植出來的稻米,東海米倉難道要毀於炒地皮?竹北璞玉自救會會長邱鴻鈞表示,此案一開始新竹縣政府就是黑箱作業,完全未經民眾同意,並且偽造民意,說98%的民眾都同意,「那麼現場的這些農民是空氣嗎?」他質問,「這是強盜政府嗎?交大是辦教育還是炒地皮?」本案將造成3000多戶搬遷,他說,如果搬到總統府他就同意。

此處農地超過300公頃,預估年產360萬斤米,而東海里是目前竹北市僅存的客家聚落,居民大多世居於此。邱鴻鈞說,這些農地的消失對氣候變遷產生的影響,中央還要裝作不知道嗎?批政府重工輕農。

50多歲農民田守喜已經經歷第3次徵收,他說,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換地可得40%,自己的土地從1甲多地變成目前僅剩81坪土地。80歲當地居民曾先生說,東海里是米倉,從日據時代開始,台北沒有糧食就是到東海買糧食。70歲以下的人可能不知道東海的重要性。

土地徵收條例是惡法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指出,現行的土地徵收條例,對被徵收者而言並不公平,地方政府以區段徵收,作為解決財政困窘的手段。然而,以土地徵收所必備的公共利益、必要性、比例性、最後手段及完全補償等,並未兼顧。

廖本全表示,台知園區是土地拓墾集團,結合產、官、學掠奪人民土地。目前台灣的土地徵收過於浮濫,原因在於「土地徵收條例」不完備,使得行政機關得以「依法」豪取民地。徐世榮呼籲政府應檢討修正現行的土地徵收條例。

事實上去年717之後,農民走上街頭從未停止過。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怒斥,是什麼政府讓人民一次又一次走上街頭維護自己的基本人權?

廖本全形容台知園區是結合產、官、學的土地拓墾集團,而區段徵收是用來清除、搜刮人民的土地與家園的殘暴工具,目的是讓利益團體獲利。

「目前全台都市計畫的可容納人口已經達到2400多萬人,而且在2038年以前,都確定可以容納全台灣的人口;換句話說,目前已經存在的都市計畫早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住到都市裡,根本沒有必要再訂定新的都市計畫。」廖本全說。

十位農民代表進入總統府,由陳情科科長陳瑪莉代表接受陳情書。稍後陳情農民群眾轉往監察院,向監察委員檢舉新竹縣政府的不當作為,由監察委員陳健民出面受理。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