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公變碟子 白河水庫清淤牛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碗公變碟子 白河水庫清淤牛步

2011年10月23日
摘錄自2011年10月21日聯合報白河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白河水庫淤積嚴重,清淤作業緩不濟急,地方叫苦不已。

民國56年啟用的白河水庫原有效蓄水量為2253萬立方公尺,但上游集水區因白水溪大量泥沙淤積日益嚴重,98年最新測量僅剩969萬立方公尺,莫拉克颱風時就新增淤積63.2萬立方公尺,供灌蓄水功能大不如前。

「水庫下游的東山、白河居民每逢大水都提心吊膽。」水利會會務委員、市議員張世賢說,白河水庫集水區已從當初的「碗公」變成現在的「碟子」。因淤積使白河水庫供灌區休耕情況越來越頻繁,但休耕補助每年標準不一,去年一期稻作每公頃補助8萬元,今年一期剩6萬元,政府若沒有可長可久的作業標準,就請中央官員自己來面對這棘手問題。

20日水利會在水庫召開會務會議,灌溉股長陳瑞文說,水利會除辦理白河水庫疏濬工程外,並提出鑿井計畫,農委會已同意補助鑿井經費2178萬元,最快明年春天完工,可供應下游灌區270公頃每年310萬噸水量。計畫在白水溪灌區挖6口井、頭前溪灌區8口井、糞箕湖灌區4口井,合計鑿設18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