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專家:碳揭露與碳管理 有助企業獲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投資專家:碳揭露與碳管理 有助企業獲利

2011年10月28日
本報2011年10月28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左起,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宏碁執行長賴啟民、亞洲可持續 發展投資協會(ASrIA)執行長David Sheil、匯豐銀行(HSBC)清潔技術全球聯席主席岳啟堯(Jo speh Jacobelli)、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審計服務副總 經理曹耀文、寶來投信業務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陳正華國際主流法人投資機構發起的「碳揭露專案」(CDP),全球認同的企業逐年增加,2011年全球500大企業有396家回覆問卷調查,68%的企業將氣候變遷課題納入營運核心策略,台灣也有宏碁、華碩、友達、國泰金控、奇美電、中鋼、台達電、統一、聯電、元大金控、廣達等43家企業回覆碳揭露問卷,佔受邀企業173家的2.5成,若將供應鏈也計入,台灣參與CDP的企業已達到81家,相較過去是很高的成長。

27日在台北舉辦的CDP台灣發表會上,CDP亞洲合作夥伴「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協會」(ASrIA)執行長蕭大偉(David St. Maur Sheil)表示,根據問卷調查,目前有75%的公司高層認同企業的氣候治理議題,59%的企業有發展因應策略,顯示碳揭露與碳管理議題已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國際趨勢。

會議中,包含寶來投信業務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陳正華、匯豐銀行(HSBC)清潔技術全球聯席主席岳啟堯(Jospeh Jacobelli)、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審計服務副總經理曹耀文等投資及資產管理專家,呼籲企業應把氣候變遷當作企業的轉機、由決策者主持研發因應策略並積極揭露非財務資訊,才能贏得投資人的信心。

左起,寶來投信業務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陳正華、亞洲可持續 發展投資協會(ASrIA)執行長David Sheil、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匯豐銀行(HSBC)清潔技術全球聯席主席岳啟堯(Jo speh Jacobelli)

政策搖擺不定  企業經理人卻步

同時,政策明確度也受到關切。碳稅、碳交易等法規手段的不明確性,令企業卻步,不敢放手在氣候治理課題上有所投資。蕭大偉表示,大部分企業希望政策確定的腳步,越快越好。

岳啟堯(Jospeh Jacobelli)岳啟堯舉例說,5年前中國的風力發電發電是700兆瓦,現在則有4萬多兆瓦,這麼大幅度成長,就是因為政府支持。他說,投資風力等清潔能源,至少要一到兩年的可行性評估,而投資下去的資產是要運作至少20多年的,「如果沒有政府很清楚的政策,我絕對不會去做」。亞太地區比較成功的例子,都是政府政策清楚的地方,例如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在泰國,有83兆瓦,原因就在此。

氣候治理 可以轉換成品牌價值

CDP訂有碳揭露領先指標(CDLI)和碳績效領先指標(CPLI),分別針對企業的揭露程度與行動的績效進行評比。根據2011年報告,在2011年獲選為CDLI與CPLI的企業,以2005年為基準其總報酬率至2011年已成長將近80%。

David Sheil蕭大偉說,如果企業提供越多資訊,越能對投資者提供強有力的氣候治理訊息,當然有助於企業品牌的價值提升。他建議,公司內部若能由決策者來主導,氣候治理才會成為內化的企業文化。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詢問與會專家,「你看到什麼職位的人來主持氣候治理,才會有信心?」岳啟堯答,「很簡單,就是CEO」。

陳正華建議,企業應成立一個「另類CEO來負責這樣的政策推動,這裡的E,是環境保護的E,或者也可叫做CCO(因應氣候變遷執行長)。」

陳正華表示,不只是品牌企業,供應鏈也應加入。「有些公司還是會有疑問,氣候治理對公司績效有什麼影響?例如沃爾瑪、馬莎百貨等,都已要求供應商做到碳揭露,而這可能只是第一階段,之後還會要求做到碳減排,如果做不到,可能連上架的機會都沒有。」

重新定義好股票  趨勢隱然成形

寶來投信業務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陳正華陳正華介紹指出,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的法人日益增加,到2011年10月,已超過920家,資產規模超過30兆美元,顯示目前全球投資界對ESG企業(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公平Social Equity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投資需求越來越多。台灣去年也推出「台灣就業99指數]鼓勵上市公司增加就業機會,善盡社會責任,雖然起步較晚,也是一例。

他稱這項趨勢為「重新定義好股票」。

重新定義好股票,意味著,不注重這股趨勢的企業,恐受到淘汰。為何要做碳揭露的理由?愛地球等等理由恐怕已是陳腔濫調。PwC曹耀文舉例說,在解釋這個問題時,他用「讓你未來有工作做」,聽得人就懂了。

PwC為CDP顧問,也參與企業碳揭露績效的評比。曹耀文說,有很多公司的非財務資訊因未被揭露,市場價值遭到低估, Disclosure drive performance¸,「沒有揭露,別人就真的不知道你的績效」。在企業併購案中,也會有環境盡責調查,顯見投資人也會非常關心環境管理課題。他鼓勵與會的企業人士,以此說服企業負責人盡量揭露訊息。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說,綜合各方面趨勢來看,低碳經濟與綠色經濟絕對是未來商機,台灣已有企業做得不錯,例如在今年的道瓊永續性指數(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DJSI),台積電、聯電、光寶、友達、台達電從300多個永續型企業中脫穎而出,佔2%成分股。中華電信、台積電與友達,也入選亞洲上市公司的非財務資訊接露標竿企業,都是值得鼓勵的案。

他也表示,希望台灣在這些議題上能有所創新,而不是只酌眼於技術性問題,而是要有更高的視野,在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上找到新的位置。但公司高層在相關領域上一定要扮演搖旗吶喊的角色。

蕭大偉建議,企業人要關注三個關鍵層面的碳揭露與碳管理績效:分別是公司面、個人層面與產業別(sector)層面。另外,當企業面臨如台灣科學園區的污染爭議與土地徵收問題,一定要注意權益關係人的參與(stakeholder engagement),而不只是「告知」而已。

黃正忠回應,權益關係人的參與也是台灣企業表現較弱的一環。他在評選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時,觀察到100家有98家在此部分的著墨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是並不深入,也未針對每家企業各自不同的狀況去擬定。

另外,目前定居台中的蕭大偉,面對記者問到台電是否加入碳揭露專案時表示,台電等國營企業沒有政府支持下,並未參與,他了解到例如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在全世界榜上有名,因此,也是是未來值得努力的方向。

※ 2011年全球碳揭露專案概況:
根據9月14日公佈的全球500大CDP報告,500家企業有396家回覆問卷調查,其中超過2/3(68%)企業將氣候變遷課題納入營運核心策略,2010年此比例為48%。CDP並在2011年已集結全球法人投資機構增至551家,管理總資產達71兆美元。(部分內容節錄自新頭殼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