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相對逼近的真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與倫理

尋找相對逼近的真

2000年04月17日
作者 釋悟泓

「永續發展」原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這個概念很容易因為使用者和解釋者本身的利益而被扭曲,乃至於它往往變成是環境生態特權利用者或少數既得利益者的「永續」,而不是環境生態本身,以及其間所有生命和下一代的永續。

永續歐洲運動的濫觴,是地球之友荷蘭分會的「荷蘭永續行動計劃」,到目前為止,除了波蘭、盧森堡、葡萄牙等少數國家外,大部份歐洲各國的地球之友分會或類似團體,都已開始響應,並實際進行有關各國環境空間的討論。

永續歐洲運動提出「環境空間」想法,用以更精確的說明「永續發展」的衡量標準?不僅僅是所謂環境的涵容量而已,還應包括各種地球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

「環境空間」對於永續的要求,就可再生資源來說,是希望不要用過頭,而什麼樣的量,叫做「用過頭」,就是第一個必須知道的指標。

至於不可再生資源,由於用了就沒有了,因此公平分配原則更為重要,同一時代的生命伙伴及下一代的生命伙伴,都應該納入考量相對價值,公平分享。

把「環境空間」、「永續台灣」當做一個運動來推展,至少有三個原則是必須把握的:

一、不能犧牲幸福:當然什麼是幸福?人與人之間,不同生命族群之間的幸福意含又是什麼?則是可以討論的。

二、找出有用指標:數字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是逼近值。所謂有用,是大家有共識,而且願意以此為準繩來規劃永續的行動計劃。

三、把別人當鏡子:世界是複雜的。向前看,各種事務現象的成因錯綜無限;向後看,每一方法或措施的影響也將變化萬千。在不同職務與工作崗位:政府官員、學者、企業、民間團體,甚至於大眾傳播媒體之間,以及不同領域的:如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宗教之間,如果真能培養成一種拿別人的話當做鏡子的習慣,多元文化才不會變質為硬化,因為世界是複雜的,各領域的眾生都要相互把別人當鏡子。

其實,失去求真的態度才是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但我們往往套上許多偉大而危險的口號,或是自以為捨己為人,結果常被拋空落下在自己所設的圈圈上。以台北市民的用水量為例,共有九種數字出現,其中有三個單位自己就提供了二種不同的數字。

因為不求真,所以台灣環境運動風起雲湧十數年,仍然陷在經濟與開發對立的迷思。生態保育聯盟將於(八十六)年底召開「第二屆全國民間自然保育會議:生態保育與國家發展」。我們衷心希望藉由多元參與和「逼真討論」,找出永續台灣的環境空間。

 本文引自邁向永續歐洲序文
原文請見永續台灣行動計劃 http://ultra.iis.sinica.edu.tw/~ngo/ecospace/level1/origina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