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灣黑熊-卑南東稜調查記行(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

尋找台灣黑熊-卑南東稜調查記行(四)

2012年03月30日
作者:劉曼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執行)、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唱著獵前祭槍歌,奇遇小水鹿、舊林班工寮

考量下午都會有午後雷陣雨,故得早點趕到營地紮營,我們每天清晨都五點不到便起床準備早餐及拔營。這天早晨,陽光透過樹梢灑在營地上,趁著空檔,我們央求布農大哥教唱布農歌,除了唱「高興歌(manaskal)」以外,還有「獵前祭槍歌」(pis-lai),歌詞裡說著「還有水鹿…還有山豬…還有山羌,通通來吧」。於是一大早便邊走就邊哼著「aminna hanvang」(還有水鹿)。

圖八:巧遇小水鹿(劉曼儀攝)這天早上接到一條非常好走的背工路(以前林班工人所使用的路),一路上腰繞好走,而且竟然出現路標。一個轉角過後,突然驚見小水鹿,小水鹿慌張竟朝我們這邊跑來,就在我們不假思索抱住小水鹿時,樹梢上一隻熊鷹嘎然飛起。小水鹿的眶下腺張開,看來有些驚恐,我們藉此難得的親密接觸,趕緊和牠拍了張寫真集。放走牠時,暗自祈禱牠以後不要再糊里糊塗撞上人類了!大家的心情完全被小水鹿渲染開來,做野外調查最期待的不就是如此意外的驚豔嗎!

繼續我們的路程,同樣在一轉角過後,山林又給了我們驚喜。映入眼前的是一間不起眼的鐵皮工寮,手中的上河地圖甚至毫無標示,但工寮裡頭已經綁上好幾條路標了。Biun看到工寮難掩激動和興奮,他說到了祖先的地方,希望給他一些時間祭拜。這間工寮有檜木樹皮所做的隔間,床上和架上有數張用樹枝撐開烤乾的鹿皮四張,火堆旁有一把看來十分古老但生鏽的獵槍。Biun提醒說,槍有槍的靈魂,不要去動他!

工寮裡炕旁散了一地的山羌、水鹿、山羊的骨頭,年代很久了,不知是當年林班工人還是活動此區的獵人留下的。在這最角落的斗室,竟還發現2坨形狀完整的黑熊排遺,看來不會超過兩個月,裡頭全是水鹿的毛髮。工寮裡同時有一些水鹿被人肢解後的殘毛,但看來獵人已經有許久一陣子不進來了,倒是登山客留下的東西還不少(路標、空瓦斯罐、食物等),這樣的行徑也可以算是製造垃圾嗎!

這天也發生一個插曲,話說Biun布農大哥打算跟這兒的祖先「借」幾張乾鹿皮帶回家當教材,給村落的年青人看。原本都打包好準備出發的,但領隊卻一時找不到登山杖,於是大夥兒又卸下背包幫忙尋找。已走在前頭幾步的Biun一聽到此,立即退回來,並把鹿皮卸下,其他人卻不解。但說也奇怪,再過沒多久,登山杖就找著了!Biun說:『山林不給我!』當然也許是巧合,但以這樣的詮釋或許會讓人以更謙卑之心來尊重山林的一切!

圖九:工寮內的獸皮(劉曼儀攝)圖十:傳統的檜木皮隔間(劉曼儀攝)

下山路,處處驚奇

過佐美姬山後,就是最後一段的林道了!這最後一天(也是第八天),我們得從林道45K踢到23.5K的行車終點,將近21公里的路,眾人皆打四檔趕路。最後一段路卻是熊跡處處,林道旁的芒草叢中時而冒出芒草壓折編織成碗形的熊窩,直徑大於1公尺、圓圓的如遊樂場的咖啡杯般座立在路旁,這可是世界上目前唯一會編織碗形的紀錄。

圖十一:熊窩(劉曼儀攝)

除此之外,在林道的青青草地上也發現小熊的排遺。Biun是該部落的人,推測這條林道可能因為太遠了,很少人會進來,難怪黑熊如此大刺刺的在路旁搭起牠們的窩。可惜熊早在我們到達之前就離開了,看來要狹路相逢可是機會難得!於是就在這步步驚奇與超快的速度下,我們終於在下午六點半到達行車終點,此行也宣告結束,臨走前再用僅存的梅酒敬山林,UNINANG(謝謝)!

後記

卑南東稜這段路程讓我們見識到黑熊的各種痕跡,在南台灣調查計畫裡,這是第一次我們在山上碰到如此豐富的黑熊痕跡,包括難得一見的熊窩。大約半年過後筆者再度重遊舊地,這些熊窩已不復見,在往後的幾趟與部落共行的重建之旅也未曾發現如此新鮮的熊窩,多麼「可遇不可求」的第一手資料與經驗~也希望在這片山林裡生存的黑熊們一直都好。(全文完)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