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凝聚草根力量的曾盈勳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大武山下凝聚草根力量的曾盈勳

2002年11月21日
作者:鄭百評

曾盈勳小檔案

  • 年 齡:27歲
  • 學 歷: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
  • 經 歷:屏東東港溪協會保育協會幹事 

不同於時時刻刻變幻風姿的台北都會,屏東以農業社會一貫的緩慢節奏,過著慵懶的生活,明明在同一座島上,屏東就是會讓人感覺時間彷彿慢了一半,然而在看似悠閒的氣氛下,卻有一群熱情的力量不斷在烈日下奔走、活躍,努力想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好。

過去,對有心從事社區運動的人來說,最大的關卡往往在於理想與麵包無法兼顧,近幾年政府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積聚形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吸引不少滿懷理想的知識分子回鄉服務,屏東東港溪協會保育協會(簡稱東港溪協會)幹事曾盈勳,就是其中之一。

在以農立縣的屏東,青壯勞動人口外流嚴重,年輕遊子離鄉求學後,往往便在異地生根,曾盈勳是極少數返鄉服務的年輕人之一,更顯得難能可貴。

曾盈勳大學時期曾擔任客家社社長,他辦過全國大學客家社串連,還在台中的地方電台主持客語節目一年,大學四年幾乎都泡在客家社,跑遍中部以北各客家村。畢業後,曾盈勳為了打發入伍前的時間,參與高屏六堆客家聚落的田野調查,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東港溪協會,也是第一次深入南部客家聚落。這次田調經驗,讓曾盈勳驚覺,比起台灣中北部跑透透的客家村,他對自小長大的屏東竟然認識這麼少,「想多了解屏東一點」的念頭,在他心裡埋下種子。

退伍後,曾盈勳原本有機會進入文建會或中廣工作,他卻放棄在台北發展客家文化的機會,選擇回到屏東加入東港溪協會,東港溪是南台灣相當活躍的環保團體,以社區環境為關懷的出發點,擁有自己的電子報,他們每年舉辦各種營隊,讓屏東學子經由田野調查、社區訪視、文獻整理、口述歷史、親近自然環境……等方式接觸屏東最草根、最生活化的一面,也希望藉此提高對屏東的認同與社區參與。

東港溪協會的業務很多,其中,曾盈勳花了很多時間協助推廣椰子產業的轉型。素有蕉風椰雨之稱的屏東縣,境內有35萬棵可可椰子,佔全省椰子種植面積的41%,然而在年產量高達27萬公噸的椰實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椰汁能為椰農帶來收益,剩下三分之二的椰殼則是讓椰農傷透腦筋的巨大垃圾。

為了對抗入世後進口的低價椰子,並提高椰子的附加價值,椰農把椰子剝殼,減少體積,降低運送成本,又將剝下來的椰殼加工製成各種工藝品,如容器、南胡、鑰匙圈等各類飾品,而椰殼纖維則拿來培成有機肥料,椰仁取出食用,讓整顆椰子都能充份利用。曾盈勳則負責協助椰農向大眾推廣剝殼椰子、椰殼工藝品,並利用椰子產業轉型再生的機會,促進社區參與,發展社區意識。

每天在廣袤遼闊的屏東平原上東奔西跑,在鄉間林道穿梭來去,有人羨慕他年紀輕輕就能過著這般閒雲野鶴的生活。事實上,曾盈勳花了很多心思經營地方關係,腦子裡無時不在想著如何透過活動參與讓每個居民更認同自己的社區。他每天接觸不同的人,努力吸收不同的體驗,也花很多時間跟農民相處,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要,一年多來,他跟著椰農四處推廣剝殼椰子與椰殼工藝,跟著鄉民一起將椰殼工藝品商品化,看著農民的努力有了收獲,居民也踴躍加入工藝設計、製作的行列,那種成就感真是無可比擬。

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運動者,多半抱著一顆熱情的心前來,但也有不少人在一、兩年後,便會紛紛離去,「兩年是個重要的瓶頸,」曾盈勳說,在社區辦活動,寫企劃書、管理專案,這些在第一年都會覺得很新鮮,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第二年就會開始重覆,如果工作者不能提升自己的格局,很容易陷入被掏空或成長停滯的瓶頸。

然而,愈做,曾盈勳愈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東港溪協會的工作邁入第二年,曾盈勳只覺得還有好多要學,最讓他焦急的,就是對行銷策略的掌握。大學唸交通工程管理的他,雖然學過基礎管理學,卻沒有行銷概念與實務經驗,這對身負推廣重任的他來說,著實是個不小的擔子。曾盈勳急切地想吸收更多行銷的理論與技巧,好應用在椰子產業的推展上。未來,他希望自己能通曉產業上下游每個環節,成為台灣椰子產業的權威,「拿到麥克風,能一口氣講上兩個小時,那我就『出師』了。」曾盈勳笑著說。

曾盈勳認為,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熱誠比什麼都重要,社區總體營造的經費來源多半是靠執行政府專案維持,閒的時候每天都可以準時上下班,忙起來時卻得轉得比陀螺還快,加班到半夜也稀鬆平常。目前社區總體營造已經吸納了一定的能量,可以養活組織裡的工作者,讓他們可以全力理想衝刺,不必擔心後顧之憂,「讓屏東的明天比今天更好」,是他們全心全意努力的目標,更好的生活環境、居民更自主參與社區活動,就是他們最好的報酬。(20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