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系的謝英俊,從事營造工作多年後,重回建築設計工作,自1999年投入臺灣地震災區後,與居民共同完成「921邵族家屋重建案」,開始受國內外矚目,並努力落實弱勢者協力造屋、生態建築等議題。
今天我們要推介的是,謝英俊在TED發表言講的影音!他以「找回人民的力量」為題,分享十幾年來災區重建工作的感想,透過開放的系統(因地制宜/多樣化)、簡化的概念,讓可操作的營件體系由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演講最後以楊柳村羌族人協力造屋影片,帶出「這就是我們要找回的力量!」作結。
先來看精選圖片:海地災情、鄉民協力造屋、海地人民的力量
以下為演講內容摘錄:
災區的工作很奇怪,這種專業是,晚上回家睡覺前,希望明天有災難。今天以「找回人民的力量」題目作分享,這個漸漸流失的力量,其實力量始終在,只是一些專業者,或者掌握知識、話語權的人,讓這些力量慢慢消失。我們在災區的工作,從台灣921震災部落重建、大陸生態農房、512汶川震災農房重建、到西藏牧民定居房等。
災區重建面對的,是過去所積累下來的問題,災難所引發的,並非災難當時,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面對這個70%人類的建房領域,重建是很困難的。這是相當大的領域,舉一個中國大陸的農村為例,中國大陸城市建設的數量與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農村裡,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農村建房量,超過城鎮住房建設量的4倍。
若再講到環境的災難或二氧化碳排放,農民蓋房更是提供了巨大的貢獻,從黑龍江一直到海南島,都是這種看起來很漂亮的房子,農民花了一輩子的積累,就蓋這種不堪使用,且完全不環保的建築,這種房子看似使用現代的材料,如磚、混凝土等,但這種房子完全不抗震,其他的更不用講。
到底我們所謂的現代化想像是什麼?包括海地、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等,所有的人類都在追求現代化,而我們所必須面對的,是可持續性的問題,所有的想法、觀念、作法都需要調整,這絕對是一個文明的重構。我這邊提出一個做法就是,一定要結合群眾的力量,這不是靠個人一己之力所能做的。這個觀念就是:開放的體系,跟簡化的構法。
什麼叫開放的體系?比如說做了鋼架,在這個開放的系統下,所有的東西都能因地制宜,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多樣化),甚至內部都可以輕易地改變。也就是說,專業者所要做的,並非把房子蓋好,而是提供一個平台,一個最少作為的平台,這叫做開放的體系,它可以結合傳統的工藝,可以有很大的彈性。
另外一定要談的,就是簡化的做法,第一個技術上必須克服的,就是怎麼樣把它簡化,包括輕鋼體系,居民只要會鎖螺絲,房子就可以蓋起來,這也就是我們講的協力互助、村民協力造屋的條件。
談到簡化,工業化的盲點,就是多餘的功能設計。我們看看現在的電腦,諸位所使用的功能,大概不到百分之一,而它的週期又這麼短,所以,我們花了大部分的錢,在製造垃圾。
房屋這工業化體系,有沒有一套體系,可以讓災民適得其份地操作?這就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事,怎樣把東西簡化,包括簡化生產。
1999年地震以後,我們在少數民族的邵族社區,建造這個很簡單的工廠,輕鋼結構的工廠,沒有投資幾千萬、上億,都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如何讓它簡化成社區可以操作的伸展體系。這是八八水災我們處理的台灣屏東麟洛基地,這個工廠一年可以伸展2000戶的房屋量,旁邊就是好茶部落的安置區,他們可以到這邊來參與工作。這個工廠,後面還有菜園,還可以養雞,所以你做一做還得去種菜,種完菜還可以養雞,為什麼那麼有效率,這對我們做工廠管理的人,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速度?什麼叫速率?我們這是用很簡單的手工就可以蓋的房子,雖然每一個都是慢慢地組裝,但可以一千戶同時做,所以速度是奇快無比的,任何厲害的機械,都沒有辦法比簡單的手工快速。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量化始終是工業化最重要的因素,沒有量化,工業化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量化的概念是跟簡化扣在一起的,我舉個案例很快地說明一下,邵族社區是我們第一個在921以後做的社區,它最重要的不是安置問題,而是文化的保存。你們現在看到的歪歪扭扭的房子,都是這些歐巴桑自己做的,所以都不會抱怨。最近,正好是祭典時期,他們都會唱傳統祭典的歌,那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保留最完整的聲音,只有祭典的時候會唱,這叫多聲部的音樂。任何的音高,絕對找得到你的共鳴點,所以它是參與式的,音樂的結構很簡單,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而不是在聽表演。這種音樂,就是我們現在蓋房子的基本概念跟邏輯,我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基本的簡單架構,讓它有很大的彈性。
這是西藏納木湖牧民定居房,必須經過相當的考驗、抗震,要克服運輸的問題,還有品管。傳統牧民夯土建築的凍土層,差不多有一米八那麼深,季節性的凍土,會讓土房子龜裂,但土會癒合,所以沒有問題,不過混凝土就會全部裂掉。還有一個問題,由於冬天非常冷,大概到零下二十幾度,當地人是用牛糞爐,所以必須靠土把熱量保存下來。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就地取材,還是用傳統的土,只是給他一個輕鋼構,居民只要會擰螺絲,就可以做得起來,抗震能力解決了,也很保暖,另外,它還可以跟傳統的木結構結合,傳統的東西就能夠保存下來,最重要的是,居民可以自己做,這還是最恰當的。
這是個大概30坪左右的基本房子,周邊我們安排了很多可以延展的部分,它旁邊可以加石板屋瓦。再來,全世界束手無策的海地重建,所有人都住在帳篷裡,大家都覺得他們是弱者,我們需要去幫助他們,但他們是弱者嗎?住在這裡的人充滿活力、創造力,他們的社會關係多緊密,絕對不是弱者!看一下他們怎麼蓋房子的,是這樣甩上去的,沒有一點功夫還真沒辦法做,你看人家多有power?怎麼會是弱者?
我們現在模擬一個案例,藍白的部分是帳棚區,旁邊是重建區,我們其實只是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構架和雙面鋼網,他們加個水泥填到裡面去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是這樣。我們只要提供一個材料,其它的要靠他們自己,房子可以擴增,甚至可以幾戶人一起協商,這是種很綿密的社會關係,如果這個觀念沒有想通,海地重建,不可能。
這是512汶川的震災重建,200萬戶農民房,在2年內完成重建。我們協助鋼架和設計,其他的全部由羌族弟兄們自己來做,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沒有一戶是一樣的,而且用很少的錢做,我們看一下影片。這就是我們要找回的力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