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11福島核災後大力推動廢核、京都大學原子爐實驗所學者小出裕章20日應《今周刊》之邀首度來度演講。他提到,日本學者估算,一旦台灣核四發生事故,有3萬人將急性死亡,另有1/3人口、700多萬人受到慢性影響。
他認為不論日本或台灣,核電占比都不高,廢除核電一點都不困難。人類依附土地而生,一旦發生核災,就是一塊永遠失去的土地、永遠回不去的家園。這樣的悲劇至少在福島已經發生,希望台灣可以避免。
無法逃離汙染的故鄉
核爆後只要看到輻射雲籠罩,唯一要做的就是快跑,但台灣並非土地廣大的地方,幾乎無處可逃。而即使知道汙染了,許多人並無法割捨土地。
一如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公布半徑20公里區域內的居民要離開,後來變成半徑30公里要自行避難,但地震後東北道路破壞、沒有電力,多數人並無法自己避難,任由汙染隨風飄動而無能為力。
福島核災的汙染有多嚴重,小出裕章舉例,他過去在核電廠工作時,都在沒有輻射線的地方工作,不得已時會到一個輻射管理區工作,在那裏不能喝水飲食,工作完成後要確認身體沒受汙染才能離開。出口處有一個檢查站,只要每平方公里達到4萬貝克就不能出去,衣服也要丟掉。
但福島核災後,有些地區每平方公里達到60萬貝克以上,很多區域達到6到10萬貝克,鄰近的北方地區約3到6萬貝克,整個大地都受汙染。
目前福島超過1000平方公里內有10萬人無法住在家鄉。而真要守日本法律的話,目前日本有兩萬平方公里、20分之一的土地無法使用,所以政府把國民丟在汙染地區,還在生產食物賣到世界各地,包括台灣。
廣島悲歌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一個平凡無奇的城市,人們跟平常一樣,早晨起牀去上學、工作,突然火球在上空爆開,整片沙漠被整片光芒撕裂,一切都溶化了,許多人就這樣默默死去。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生原子試爆。三天後的8月9日,在長崎丟下了另一顆原子彈,7萬人立即死亡,到處都是燒黑的屍體。
住在稍遠一點地方的人立刻死去,但不知幸或不幸,這些人終其一生被貼上「被爆者」的標籤,不能結婚生子。小出裕章說,有一位媽媽的長男在爆炸時死去,她抱著次男逃出來,但不久次男也死了,這位媽媽成為「被爆者」,過著漫長痛苦與撕裂的人生,直到10年前才死去。
曾經擁核
做為世上唯一遭原子彈摧殘的國度,為何依然對核能懷抱夢想?小初裕章回想自己也曾經堅信人類的未來就是要靠核能。當年許多人是這樣想的:日本是被爆國,看到那個威,希望能將當時的苦難,轉而對世人做出貢獻。
而當時的主流意見認為核電有許多好處,包括:電費將減少2000分之1、不用大工廠、不需要卡車送媒…。但這些都經不起考驗,現在日本的電費是全球是最貴的,核電廠需要的面積不會比火力電廠小。而且核能開始運作後就會產生「死亡灰塵」,「我很快就發現我錯的,核能絕不可能變成未來的能源。」
東河之秋
1999年9月30日本茨城縣那珂郡東海村JCO核燃料處理工廠發生鈾燃料臨界(Criticality)事故,所謂「臨界事故」指鈾燃料質量密度達到一定的量就會引發核反應,釋放大量放射性元素。事故發生時現場只有一道強烈的藍光閃過,但兩名操作人員已受到嚴重輻射曝露。
小出裕章說,這兩位員工當場昏倒,其中之一的大內先生右手看起來有點紅腫, 但這是輻射線穿透人體的表徵,事實上他不只皮膚來紅腫,連肉、骨頭、細胞也受曝,手漸漸腐爛,身體液體流失,接著失去意識直到往生。
核能發電像一座沒有廁所的公寓
核能不只危險,還有廢棄物的問題要面對。小出裕章說,核能發電會產生核分裂生產物,經過幾百萬年都不會消失。那該丟哪裏呢?有人提議丟到太空、海洋或挖地洞埋起來,但所有日本人都不喜歡把核廢料埋在自己腳下,然後就有人提議運到蒙古,「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可恥」。
核能發電像一座沒有廁所的公寓,根本就不應該蓋這種公寓,無法處理的垃圾就不應該產生,但我們卻做了,到目前為止都不願意放棄核能發電。
在地震國度蓋核電廠
擁核的人也知道核電很危險,但他們只做了簡單的考量,就是不要把核電廠蓋在都會區。日本有50多座發電廠,都蓋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這樣就沒事了嗎?
結果福島發事故了,福島核電從一號機到四號機爐心溶融產生氫爆,炸開後大量物質跑到空氣中。核分裂後產生200多種輻射能,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銫137,估計釋放出來的量,約是廣島原爆(8.9 x10的13次方)四、五百顆的份量。
美國100座核電廠多數在東部,較少蓋在西部地震帶。歐洲沒有地震,有150座核電廠,日本、台灣都是地震國,在這裏蓋核電廠是一個不正常的想法。
祈願不要再有核災
日本核電占1/3,政府說無法放棄核能,但他認為這是騙人的,只要火力、水力完整發展就可以因應用電,日本就能放手核能。台灣核能只占17%,更容易可擺脫核電風險,從核一到核到三都可以立即停止運轉,核四更不必運轉。
「我不知道你在這裏住了多久,不知道你在這裏懷抱著什麼樣的夢想,只是一旦發生核災,你就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地方。」小章裕出說,這樣的悲劇至少在福島已經發生,希望台灣可以避免這樣的災難。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