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摘錄自2012年10月22日法新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今天公布的一份針對蜂群神祕死亡新研究發現,長期接觸殺蟲劑對蜜蜂的間接影響,遠比傳統調查顯示的大。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生物學家從事田野研究,觀察接觸兩種常見農業殺蟲劑的大黃蜂。他們希望模仿真實環境的狀況,在不同時間以不同劑量和不同種類的殺蟲劑噴灑不同作物。
因為蜜蜂食物多樣,既來自噴灑農藥的作物,也來自野生植物,因此難以計算蜜蜂整體的殺蟲劑暴露量。此外,蜜蜂覓食完返回蜂巢,可能把含大量農藥的食物帶回給幼蜂。
蜂群分成4組,其中3組返回蜂巢途中設有多個採食箱,這些箱子塗有混雜農藥「益達胺」的糖蜜,或是沾滿另一種農藥「伽瑪賽洛寧」的濾紙,或是兩者皆有。這3組蜜蜂不是必須飛到這些採食箱,牠們可以自由採擷周遭的花粉與花蜜。第4組則是對照組,返回蜂巢途中未設置採食箱。
調查人員發現,暴露在益達胺的蜂群,較少工蜂從幼蜂長成成蜂,覓食者無法回到蜂巢的比例也較高。暴露在伽瑪賽洛寧的蜂群,工蜂死亡率較其他工蜂高。暴露在兩種殺蟲劑的蜂群,採擷到花粉的機率較低。
科學家說,這份研究持續的時間特別長,也特別詳細。研究歷時4週,現行針對蜜蜂的殺蟲劑測試,都只持續96個小時。此外,研究觀察蜜蜂同時暴露在兩種化學物質時的狀況,也觀察蜂群社會結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