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列傳】水梯田 豐富生態及農村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溼地列傳】水梯田 豐富生態及農村文化

【溼地列傳】之一

2014年02月01日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貢寮的老農重返水梯田,展現傳統農法智慧。

從海稻米到水梯田復育

從道路延伸到海岸,利用不同高度落差而成的水梯田,每到秋天收割之際,金黃色的稻浪呼應著海浪,形成自然影像極致美感。花蓮豐濱石梯坪海岸,港口部落世世代代居住在此。30多年前,種植在石梯坪的水稻從岸邊延伸到海,即將飽熟的稻穗被風吹動形成的稻浪,與海水拍打海岸的海浪,交織成一片美麗的景觀。

這種特殊的景觀,卻因水路阻斷、田地陸化而被遺忘,只存在耆老腦海。現在,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Sumi Dongi)帶著族人復育水梯田,重新修築水路,引導山上的泉水一路來到田裡,恢復沿海的水田景觀。在海邊復育水梯田是恢復阿美族文化的第一步,目前加入計畫的6公頃土地,堅持無毒耕種,蘊含族人珍惜環境心意的收成,族人取名為「海稻米」。

除了稻米,在靠山的另一邊,港口部落正在進行阿美族民族植物大葉田香、輪傘草的復育;前者是香料,後者是阿美族編織用的原料,都是水生植物,並具有經濟價值。港口部落以此起步,逐步恢復阿美的農業、文化傳統,未來結合生態旅遊,將原汁原味的部落文化傳遞下去。類似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耕,也在台灣幾個地區蔓延。

八煙風華隨水而生

八煙四季更替十分明顯,帶來獨特的地景美學。尚未插秧的水田。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終端的八煙聚落,可說是一處人間仙境。一進八煙聚落便可看到由當地特有的安山石砌成的屋舍點綴其中,潺潺的水聲不曾稍歇,豐富的水資源使得八煙早年以水梯田聞名。30幾年來,因劃入國家公園受到限制無法開發,產業受到限制下,有如典型的農村,同樣遭遇人口外移、老化的困境。雖然保留原始地貌,當地的老農民卻拿不動鋤頭,逐漸以省力的旱作替代水梯田。

生態工法基金會有感於農業濕地生態之重要性,並以此處為起點,跟農民租了5.5分地,重新引入山泉水恢復水梯田,並僱請當地老農及二代年輕人力回流,協助巡田水、糊田埂;水梯田因為面積小、而且呈現階梯形,無法以機器耕種,完全靠人力,因此基金會與企業合作,以工作假期方式,讓企業員工用志工型態幫忙農事,不但減輕負擔,又提供體驗的機會。

生態工法在八煙承租的農田,人力來自認養企業的上班族,雖然第一次接觸農事,仍發揮企業效率,認真執行完畢喔!來自日本的友人,熟練的割稻。

3年來的努力讓消失25年的八煙米,以「救世米」的包裝重現台灣。「救世米」取「就是米」諧音,意味著米象徵的原始意義,不但養活人們,並且也能維持環境與人的健康。生態工法基金會也致力於將「環境復育」及「產業復甦」聯繫起來,並策展環境藝術及推動有機農產品,豐富農村文化,讓八煙成為最綠意盎然又美麗的農村。

天然濕地水梯田好處說不完

水梯田保留與大自然共生的景觀。圖為貢寮內寮水梯田。(攝影:方韻如)其實水田不但是生產糧食的基地,更是重要的濕地環境,與天然濕地完全相同,能夠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調節溫溼度,並且恢復生物多樣性,具有保育生態等多元化的價值與功能。而水梯田是先民順應台灣山區的地形開闢而成的階梯狀水田,又比一般水田擁有更豐富的生態功能。

水梯田大多是水田濕地與森林兩個生態系的交會帶,邊際效應使其擁有比單一生態系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與山區溪流水系連通的水梯田,更能在湍急的溪流之外,形成緩流濕地,增加水域面積。

之前人們只重視水梯田的農業生產價值,忽略了生物多樣性保存、水土保持、生態維護、文化保全等方面的功能,再加上農業人口高齡化,一向生產成本就比水田高的水梯田,更無法逃避廢耕的命運。

復育半年青鱂魚回來了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內寮山區幾處廢耕多年的水梯田,近來也逐漸聽到潺潺水聲。在貢寮人社區報以及人禾基金會的合作下,幾位農民重拾古老的智慧,修築水路,引水入田。

內寮山區農田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循著雙溪河的潔淨溪谷,先民砌石成階且悉心維護的水梯田及衍生的灌溉水道被森林環抱著,吸引了許多森林邊緣物種的利用;除了生態功能,更具備地景美學、土地紋理、文化保全及傳承的功能。

經過短短半年的復育,在野外幾近絕種的青鱂魚回來了;自1978年之後就未再有發現紀錄的黃腹細蟌也重新在此落腳;以溪蟹、魚、蛙為主食的食肉目動物食蟹,經常發現捕食水梯田中的田螺。

久違了的青鏘魚。(攝影:林紋翠)黃腹細蟌在計畫田區內連結產卵。(攝影:林秀麗)侏儒蜻蜓在收割後田裡的小穀精草叢停棲。(攝影:張嘉云)

水梯田復育三生有幸

這幾個案例是林務局正在推動的水梯田復育計畫中的一部分,結合社區營造與生態補貼的方法,協助有意願的社區保存具珍貴濕地生態與重要地景價值之水梯田。而已經陸化或劣化多年的土地,透過與當地政府的合作,修復水路、引進天然水源,重新復育。在國際間逐漸重視濕地生態,強調生活、生產、生態三生結合之際,日本發展出「里山倡議」,而台灣則以水梯田復育回應。

※ 原刊於《台灣教會公報》第3140期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