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渴望參與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科學渴望參與

2012年12月18日
作者:李河清(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今年COP18-在卡達杜哈舉行的氣候談判會議進展緩慢。這次會議最多只能定位為「期中」會議,因為原本2012年效力屆滿的京都議定書,在去年德班會議中延長至2015年。這得來不易的三年緩衝期,雖然爭取到排放大國包括中國與美國的全體參與,卻將談判實質進展向後推遲三年。

IPCC報告主要編輯之一Øyvind Christopherson一片慘澹氛圍裡,仍有亮點。亮眼的成果來自於公民社會行動者(Civil society actors),特別是科技社群的邊會討論。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是氣候談判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科技社群,由兩千多位自然、工程、生態以及人文社會的學者所組成。事實上,IPCC本身不做研究,而是就特定議題的相關科學文獻進行系統性地整理與評估。其中,最活躍的第一工作小組(WG-I)分別在1990、1995、2001、2007發表四次科學評估報告,第五次評估報告也即將在2013-2014年完成。

除了科學評估報告,IPCC也出版技術報告與特別報告,譬如1999年針對航空部門所提出的《航空與全球大氣特別報告》(Aviation and the Global Atmosphere)。直接帶動了飛機碳排放是否納入全球減量規範的討論。而近期令人注目的,莫過於2012年三月所發表的《管理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推進氣候變化適應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Managing the Risk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REX)。

Maarten van Aaist 分析極端氣候下的災害風險對策這篇特別報告首次由第一及第二工作小組共同編寫而成,彙整的相關文獻截止於2011年五月。報告內容不但超越了原有「人為」暖化的論述,檢視了極端氣候或氣候異常事件的強度與頻率,更提供了風險評估移轉與分擔的架構以及減災防災的機制。論述中,除強調極端氣候的物理現象外,更指出減少「暴露度」(exposure)與「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管理方法。

災害無國界,貧窮國家或富裕國家同樣可能是受害者。在今年杜哈COP18邊會中所提及的具體災害案例包括:2003年八月法國熱浪導致14,000人死亡; 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良州與美國經濟; 肯亞暴雨洪水沖毀房舍,迫使當地居民遷移,以及西非地區因長期乾旱導致糧食危機。SREX 團隊成員Maarten van Aaist 特別提出「災害風險對策架構」(The Solution Space),認為備災減災可透過制度面向的設計,譬如巨災保險等政策工具,移轉和分擔風險。

令人欣喜的是,IPCC主動規劃了一系列「宏偉的宣傳工作計畫」(A Plan for an ambitious “outreach” effort),自發地將科學成果傳播、紮根到民眾及使用者,總共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宣導工作從去年德班會議(COP17)就開始,第二階段示範計劃則起始於2012年一月在奧斯陸舉辦的專家會議,先後透過七次區域性會議,吸引了約1200名來自65個發展中國家的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參與,共同分享評估成果。

IPCC於2007年與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高爾得獎的事實眾所周知,但共同獲獎的 IPCC 卻很少被談及。委員會所提出的得獎原因是「IPCC 建構並更完整地傳遞氣候變遷的知識體系」(for their efforts to build up and disseminate greater knowledge about man-made climate change,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measures that are needed to counteract such change)。作為一個最有影響力的科技社群,IPCC 大可以只產出報告,提供各式科學數據,但這次特別報告卻出人意表地走出研究室,嘗試與所有利害關係者直接互動。更重要的是,透過科學傳遞與溝通,IPCC 內部也開始思考科學參與的內在意涵。挪威學者O. Christophersen在邊會上就曾指出以下五項反思:

宣導對象是否「正確」(right people)?
宣導是否達成「效益」(direct and long-term impacts)?
怎麼樣算是成功的宣導(success factors)?
未來是否擴大宣導?(more outreach)?
未來宣導的改進空間?(improvement)?

這些深層的科研問題不應該由 IPCC 獨享。所有從事科研的成員都應該認真思索,專題研究是不是僅止於繳交報告,結案了事。研究成果是否應承載台灣適用的政策建議。這次 IPCC 藉由 COP18 的場域,主動將 SREX 成果發表、傳遞、溝通、分享,就是做了一次最好的科學參與範例。

科學渴望參與。

※ 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