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餵獼猴? 國家風景區凸槌 專家批:沒保育觀念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鼓勵餵獼猴? 國家風景區凸槌 專家批:沒保育觀念

2012年12月18日
本報2012年12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長期以來高雄柴山的人猴衝突令主管機關頭痛不已,究其原因,遊客餵食台灣獼猴的行為是原因之一,監察院最近建議農委會,應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增訂罰則,或輔導地方政府訂定自治條例,明令禁餵獼猴;但最近有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卻將餵食獼猴列入宣傳資料,明顯未借鏡柴山經驗,令保育團體搖頭。

東管處文宣品出現鼓勵餵食獼猴的文案

登仙橋是著名的賞猴地點,近年來因餵食導致人猴衝突的報導逐漸增加,恐怕成為柴山第二。但東管處與東河鄉公所「登仙橋遊憩區」都出現疑似鼓勵民眾餵食的文案。東管處副處長林維玲表示,將馬上修改行動APP以及網站相關的文字,至於文宣品的部分,未發放的資料將人工訂正、刪除以及加註。他說,文案是委託外包廠商,審稿時未注意而造成,未來將加強把關。

不過,類似事件在國家風景區卻非第一樁。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直指原因:「太缺乏保育觀念」。

西拉雅、參山風景區網站均曾出現爭議文宣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網站上也曾出現餵養獼猴的文字(經記者採訪後,該文宣已下架)。在台南南化,早期民眾餵食獼猴,使得獼猴成群聚集蔚成獨特景觀,網路上輕易可以搜尋到台灣首座獼猴保護區在南化說法,主管機關農委會網頁也出現「烏山台灣獼猴保護區位於台南縣南化鄉烏山,是台灣唯一的台灣獼猴保護區」的文字。不過台灣並沒有依據野保法第8條劃設的台灣獼猴野生動物保護區,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森林及自然保育科表示,烏山台灣獼猴野生動物保護區並非經過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烏山獼猴聚集區誤傳為保護區,用意雖良善,但幾年下來,台灣獼猴影響當地農作物芒果、龍眼收成,此外也會入侵民宅以及廟宇取供品吃,造成民眾不少困擾。西拉雅風管處管理課長伍哲宏表示,風管處成立於2005年,成立之前早已存在一些地方沿襲,而野保法地方主管機關為台南縣政府,法令上並未明文規定不能餵食野生動物,對於民眾餵食獼猴,只能宣導、勸導;至於網頁出現餵養獼猴文字,也表示將立即修改。

前幾年「參山國家風景區」位於彰化縣二水鄉鼻頭子段,早期也曾有「獼猴保護區」,任由民眾餵食,不過2006年則移除了保護區字眼,也由南投林區管理處成立國內首座「獼猴生態教育館」,宣導人猴相處之道,強調不餵、不養、不買賣的環境教育。

對於幾個國家風管處凸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直言,風管處是「非常非常」沒有保育觀念的單位,只知道宣傳讓旅客來觀光;他建議林務局保育組應出面協調,建立正確的人和野生動物互動觀念,不僅是獼猴的餵食行為,拍鳥倫理也是常見的現象,人與野生動物互動關係都需導正。

管理  應聚焦於「衝突」本身

登仙橋旅客餵食獼猴。(網路截圖)柴山長期來因餵食獼猴,人猴互動頻繁,人猴衝突也跟著升高;至今仍有遊客執意餵食,守法的遊客即使不餵食,卻可能遭台灣獼猴搶食、造成驚嚇。雖然高雄市於2001年即以地方自治法取締餵食獼猴的行為,美其名為第一個對餵食野生動物祭出重罰的縣市,這個月初卻遭媒體踢爆11年只開罰6件,還目擊不少民眾餵食獼猴。

目前野保法並未明確規範餵食野生動物行為,朱增宏認為,應針對特定地區、特定物種制定全國性法令。

人類有親近野生動物的本能,都市中的鴿子、麻雀能不能餵?朱增宏說,或許可區別不同區域、物種的餵食行為,以人類在不同地區所進行的活動、和野生動物可能的互動等因素來考量。

在人猴衝突中,地方政府以及媒體報導太強調人是受害的角色,朱增宏說,管理機關應著重於衝突本身,要管理「衝突」這件事,例如找出造成衝突的原因;如此,要消除的就不會是猴子,而是不當的行為。

「台灣獼猴很多行為都是學習而來,」朱增宏建議製作人猴衝突地圖,掌握清楚才能有效管理,而非一遇到問題,就以既定的刻板印象來理解。

「不能純粹以人的角度來看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朱增宏說,因為餵食所產生的人猴衝突,都是經過長年累月所造成,一旦形成模式,很難改變;等到出現問題再解決,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成本。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