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的金門海岸線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失守的金門海岸線

2013年04月15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浯江口破壞溼地的道路工程,引發生態危機,也讓人驚覺,曾經封鎖的金門海岸線,在開放之後,面臨全面失守的危機...

702失守的金門海岸線

浯江,金門的母親河,成為金門重要的意象,它不只是古老文化的起源地,更是現代生態的保育地。從水頭到渡頭形成的浯江河口廣大溼地,有著茂密的紅樹林,還有各種度冬的鳥類棲息,尤其在中國沿岸高度開發後,浯江口溼地,更成為重要的生態基因庫。

美麗的浯江口海岸,成為居民休閒散步的地方,但是在2013年3月底,當地居民發現,沙灘上被傾倒了許多泥土,還漸漸入侵溼地,擔憂掩埋紅樹林。經過查證才知道,這裡要蓋水頭聯外道路,從水頭碼頭沿著海岸線,連結到機場。

道路在浯江口段,將會掩埋沙灘,並且切過河口溼地,造成重大的生態與文化傷害。洪篤欽等當地居民,擔憂溼地遭到破壞,緊急發出訊息,希望更多人注意金門母親河面臨浩劫的訊息,透過網路傳布,立即在金門與台灣引發關心,形成輿論壓力。

3月21日,金門縣政府前往現場勘查,金門生態專家莊西進,向縣長李沃士指出,污土已經入侵溼地,卻遭到縣長言詞相譏,並否認造成危害。公共工程危害生態環境,居民關心公共事務,卻遭到官員言詞相譏,加上連日下雨,將工程廢土沖入溼地,引發更大民怨。

3月30日,環保人士展開守護浯江母親河活動,許多金門居民自動走上橋,綁上黃絲帶,誓言守護浯江,形成金門罕見的公民街頭行動。守護浯江成為全國性議題,各界都在關心注意,金門縣政府宣布停工,並移走填土,宣稱將召開協調會。

協調會一度拒絕媒體採訪,遭到抗議後開放。會議開始,由開發單位簡報計畫,並且強調工程免環評。守護人士陳長治提出報告,說明旅客人數下降,道路車流錯誤,浯江口海岸道路根本不必興建。更有居民現場痛哭,傷心為何要破壞金門的母親河。金門縣景觀總顧問江柏偉則表示,應該找出一個解決方法,避免破壞生態,也能兼顧居民需求。協調會結論,將居民意見帶回討論,再思考工程規劃。

最後協調會並沒有具體結論,甚至以只要能不危害溼地生態,還是要興建道路為思考。守護團體指出,縣府興建道路的真正目的,是想為金門許多BOT案鋪路。目前在金門,莒光樓園區BOT案、林務所的休閒園區開發案、小金門的雙口沙灘BOT案等,有將近十個BOT案與園區招商計畫,讓許多沙灘、林地都面臨開發威脅,島嶼圈地財團化的問題,才是未來金門的大危機。

金門烈嶼鄉的雙口聚落,緊鄰一片長達一公里的美麗沙灘,沙灘對面就是隔海五公里的中國廈門,金門縣政府為了跨海商機,計畫將雙口沙灘BOT,建造VILLA飯店、遊艇碼頭,打造中國富商的後花園。雙口居民在清明時節,到沙灘旁祭拜一座200多年的聚落祖墳,以祭祖的集體行動,控訴政府搶奪民地的沙灘BOT計畫。

雙口沙灘BOT案,計畫使用沙灘後方的土地,作為園區建設的基地,但是在土地歸屬上,仍有著爭議。聚落祖墳所在的土地,屬於居民所有,在金門戰地時期,國軍強佔作為營區,現今編為國有地,遲遲不歸還人民,甚至就要BOT出去。

吳女士的家族土地,更是坎坷。百年前日本人強佔,接續國軍佈下地雷,家族無法使用土地。到2012年掃雷完成,吳女士要回土地,終於踏上這塊失落百年的家族土地,高興的種下小麥,想要永續經營。但是卻只有一年光陰相聚,土地又將被拿走,換成50年BOT佔據。

面對BOT案,居民諷刺的說,當初百萬大軍攻不上沙灘。現今一開發,一個BOT案就全數雙手奉上。早期軍方當營區,現今財團當園區,居民的土地永遠要不回。居民希望美麗的沙灘,家族的土地,有發展也要和社區共生共榮。

金門的道路工程開發、沙灘BOT,將會造成金門海岸線的大破壞,也讓許多珍貴物種棲地消失。小金門的洪清漳老師,前往一處排水道工程地點,說明在工程出水口的沙灘上,有著台灣最後一棵水生植物廈門老鼠簕,就要被開發工程破壞。

曾經留日的林美吟老師,感傷的說明,水頭渡頭到同安渡口海岸線,如同金門最重要的文化地景,敘述著金門的發展歷史。如今水頭建商港、浯江開道路,海岸面臨高度開發,金門最美海岸線就要消失。面對金門大開發時代,許多關心金門未來的居民,都希望提出金門未來的願景圖,一旦金門像廈門一樣高度開發,就會失去原有的故鄉風貌。

浯江海岸開路,美麗沙灘BOT,金門海岸面臨失守,讓曾經一度封鎖的海岸線,在開放之後,又將水泥封地,財團圈地,再度阻隔居民,破壞生態,寫下海岸悲傷的歷史。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