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回春土滋味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酸甜回春土滋味

2013年04月15日
採訪、撰稿:李慧宜;攝影、剪輯:葉鎮中

佈滿尖刺的尾葉、粗糙的表皮,包覆的竟然是香氣四溢、酸甜均衡的細緻果肉。入春後的三月天,南台灣的鳳梨進入盛產期。在大武山下耕種了三代的鳳梨世家,正努力把土地的健康、慢慢種回來...

702酸甜回春土滋味

廚房裡,一群年輕人正忙著切鳳梨擺出水果盤。外頭田裡,大人帶領孩子們,在草叢中尋找洋蔥的身影。這裡,是屏東車城的彩虹農場。3月30日這一天,是彩虹農場的春酒日,推動友善環境的消費者和農民們,特別利用這個機會,透過有機、無毒的各種食材,張羅出一桌桌的好菜。第一道菜,是難得一見的熱帶水果嘉年華,其中香甜多汁的鳳梨,出自屏東縣瑪家鄉吳家父子之手。

站在鳳梨園旁監督的吳木泉,今年已經73歲,他是吳家栽種鳳梨的第二代,一輩子除了種鳳梨之外,沒做過其他行業,只要說到台灣鳳梨外銷日本的那段風光歲月,他可是充滿驕傲與自信。像是SARS流行的那一年,國內鳳梨價格大好,但是他依然以低價出貨到日本,就是因為他首重誠信,雖然日本買方與他沒有寫好白字黑字的契約,但是他覺得務農買賣,就是要守信用。

1990年之前,吳木泉在高規格檢驗下,連續22年外銷鳳梨到日本,平均一年出貨500公噸,奠定了吳家鳳梨在農業界的地位。可是,人工越來越貴、成本節節提高,農地又因為長年耕種、越來越貧瘠,吳木泉和兒子吳堅銘,不得不思考農場的轉型之道。

恢復地力的第一步,就是直接讓土地好好休息。吳家從10年前開始,把20甲的廣大農地分為三大區塊,1/3種第一期鳳梨,1/3種第二期鳳梨,另外1/3,則是徹底落實休耕。

其次,利用穿越農地的沿山公路,來區隔慣行區與有機區,則是吳家鳳梨邁入全面有機的過渡方式。休耕、輪種、有機生產,是調整環境管理的三大方向,除此之外,栽培技術的轉變,也必須同時進行 。吳木泉說,以前他們有用除草劑,但是後來發現,除草劑對土地影響很大,進而也會衝擊鳳梨的表現,所以後來他乾脆跟兒子說好,無論有機還是慣行,都不要用除草劑,因為土地是要一代傳一代的,要先保護起來,才有資格談未來。

不用除草劑,讓農民發現了草生栽培的好處,一來土壤可以保濕,鳳梨園的動植物生態也漸漸恢復。其次,停用荷爾蒙、不刻意「壯大」鳳梨個頭,讓消費者享受到,天然真實的鳳梨原味,更是吳家父子最引以自豪的成就。

從小跟著父親闖蕩鳳梨園,吳堅銘早就已經摸透鳳梨,彈指之間,就可以分辨不同質地的鳳梨特性。像是會發出鼓聲的鳳梨,纖維細緻、風味濃郁。而發出肉聲的鳳梨,水分較多、酸度較低。

停止外銷日本,至今已經有12年的時間。這段日子,吳木泉完全放手交給兒子,吳堅銘也沒有讓老爸失望。在有機商店鋪貨,透過小農平台銷售,或是客戶自行訂購,這些點點滴滴的耕耘,讓吳堅銘更確信鳳梨園的下一個20年。

以台灣的技術水準而言,高甜度的水果不難種,但要種出甜中帶酸,酸中帶香的鳳梨,卻不簡單。鳳梨的酸甜與香氣,來自土地的回春、出自吳木泉和吳堅銘的堅持。

吳家鳳梨的轉型,只是大武山下的一個小故事,其實還有許多農民也跟他們一樣,持續走在這條艱困但也快樂的路上。

幸福的是,在這條路上,消費者、生產者和逐漸恢復健康的環境,大家可以互相作伴!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