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承受的核災健康影響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難以承受的核災健康影響

2013年04月15日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苗流流醫師是個不專業的天才醫師,他正在拯救被核電波感染後體內滋生的核場菌種病人,目前已摘除兩座核場菌種,由於發現的時間太遲,苗流流除了盡力搶救已別無它法。  苗流流醫師表示,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摘除核場。(取自小路映画台灣插畫家反核海報展,創作者:蔡欣圜)在今年2月28日,也就是日本福島核災將屆兩週年之際,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一篇健康風險報告,指稱在福島輻射污染最嚴重的前兩個地區,初估其第一年有效輻射劑量約為12到25豪西弗。在暴露劑量最高的地區,女嬰罹患甲狀腺癌的終生風險將增加達70%(與基線值比較);但由於甲狀腺癌的基線風險很低,對女嬰而言,只有0.75%左右,因此在輻射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女嬰,得甲狀腺癌的終生風險也不過增加到1.5%左右。

該報告指稱,由於輻射暴露和癌症終生風險的關係相當複雜,且與輻射劑量、暴露時年齡、性別和癌症部位有關,且該健康風險評估根據的科學知識是基於以前的輻射污染事件和經驗,不完全符合福島核災的暴露型態,因此這篇報告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儘管其聲稱已試圖避免低估,但這數字傳達的訊息似乎是,核災危害不過爾爾,大家不用恐懼。不過,事實呢?

根據去年4月26日的第六回福島縣「縣民健康管理調查」檢討委員會資料,在受檢的3萬8千名18歲以下福島孩童中,有高達36%罹患了甲狀腺囊腫或結節,這兩種症狀日後可能會發展成甲狀腺癌;到了去年底,這個比例據報導已經增加到43%,同時有80%的福島災民被發現甲狀腺有異常症狀,並已有10名福島兒童已確定或很有可能罹患甲狀腺癌。

面對如此驚人數字,日本政府御用醫師仍試圖淡化危機,強調這很平常,甲狀腺癌的罹患率不太可能因此增加,這些小孩可能只是吃太多海產,而且東京也有高達36%的小孩罹患了甲狀腺囊腫。所幸,在2001年一篇針對長崎孩童所做的調查報告發現,正常情況下,沒有小孩會得甲狀腺結節,而甲狀腺囊腫罹患率也不過0.8%。這些御用醫師說的話,反而透露出日本海產受到不小的輻射污染,且輻射污染範圍,已經涵蓋離福島250公里外的東京。

除了甲狀腺異常比例相當高之外,根據民間團體FRCSR的症狀通報統計,疲勞、頭暈、嗜睡、免疫力與記憶力降低、憂鬱、多發性骨髓瘤等種種生理心理症狀也都增加,「在東京一家醫院……醫生想也想不透,為何出現那麼多食道癌病例……。」國民健康大受影響,工作場所生產品質開始降低,產品瑕疵而遭退貨的案例也跟著增加。

看看日本,想想台灣:與核能工業密切勾結的日本政府,在福島核災發生後,尚百般維護核能工業,淡化核災影響,甚至命令公立醫院停止診斷甲狀腺異常症狀;對於也是與核能工業關係緊密的台灣政府,會站在人民立場上進行正確決策嗎?

※本文轉載自立報看守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