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管理政策攸關城市安全 洪如江:林地、保護區勿開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邊坡管理政策攸關城市安全 洪如江:林地、保護區勿開發

2013年09月03日
本報2013年9月3日台北訊,黃靖文報導

臺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洪如江。台北市大地工程處8月30日辦理「2013安全城市──人工邊坡管理研討會」, 台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洪如江在開場的專題演講中指出,追本溯源,國土復育應該好好保護森林,「不用的路應關閉」,森林可以擋掉土石流,「台灣最大的水庫就在森林裡,砍伐了就沒了!」「新加坡的保護區是不可以開發的,然而台灣的保護區卻是可以開發的。」

他接著指出,森林在人為完全無介入之下,也會有自然坍方,是為削平作用,但早有研究指出,90%以上自然坍方,是由人類活動所引發,而山地開發是坍方主因,洪如江多年來 不斷呼籲,「山上不能砍森林,不能開山路」,砍伐森林會引發10倍的自然坍方,開路上山則會引發100倍的森林自然坍方。

洪如江表示,台灣地質有著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擠壓,並非僅有板塊推擠的地帶地質才不穩定,整個台灣其實相當「動感」,因而坡地災害實不足為奇。「台灣歷年來的災難性災害,實與台灣大地的「地體構造 」與「重大斷裂帶(註1)」息息相關。

要分析整個山坡地

「人工邊坡」泛指人為挖填整地所形成的邊坡,或所構築之擋土設施與護坡,其管理、監測規劃、相關水土保持設施的維護,將在災害來臨的關鍵時刻產生重大影響。

自國道三號走山事件後,順向坡備受重視,但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教授潘國樑則指出,逆向坡更危險,其特徵為弧形滑動,會侵襲順向坡。邊坡安全不能僅只於調查一個局部,或是某一建築物臨近的順向坡,而是要注意整個邊坡,進行全邊坡分析。

北市替人工邊坡建身分證

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處長林裕益。台北市山坡地15萬公頃,占全市面積55%,根據值地形圖資研判,山坡地範圍內之人工邊坡計有2.5萬筆以上。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處長林裕益指出,台北市把人工邊坡當成「人」,它們都會有「身分證」,資料將在今年年底建檔完成。以往總是等到邊坡垮了、壞了,然後進行搶修,現在則首重預防災害,因此詳加調查、評估、維護管理顯得相當重要。

大地工程處科長林士淵說明,並非所有人工邊坡皆為政府管理,其中有過半數為私人擁有,公有的佔35%。待人工邊坡完成建檔,下一步將針對自然邊坡進行調查。

定期維護水土保持設施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高文宗技師說明,水土保持設施完工後,藉由年度檢查,能有效清查歷年台北市轄區山坡地內開發案之水保設施維護管理狀況,諸如滯洪沉砂池、排水設施,並不是工程做完就好,持續地維護水保設施,能保持其運作功能正常。

近日因康芮颱風引入西南氣流,挾帶豪雨為全台不少縣市帶來淹水災情,或許我們應檢視這些淹水地區的水保設施是否做好例行維護。

邊坡監測規劃──What? Where? When?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董家鈞表示,我們之所以需要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因為地球是一動態系統,各種地質現象隨時間改變而改變,一旦涉及人為活動,「地質現象」變成「地質災害」監測,是減災、防災的重要手段。

但是,並非安裝了一套監測系統就可以保證安全,他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監測不是鬼符,貼在門上鬼就不會來。監測後我們獲得一堆資料,若缺乏良好的分析,就是一堆垃圾。在對的時機、對的地方、使用對的感測器(sensor),這需要妥善的監測規劃。

監測是跨領域的,不同的崩塌現象、不同的危害度,要有不同監測規劃;感測器種類繁多,則各有優缺與使用限制、適用範圍,董家鈞建議,由一位了解地質現象的專業人士,與另一位了解感測器的專人,共同討論決定使用何種感測器,以獲得最精確的監測值。

註1:台灣八條南北向的重要斷裂帶:「東海岸與太平洋海床交界」大斷崖、「花東縱谷」大斷裂帶、「第三紀與先第三紀地質區分界、「蘭陽溪-梨山斷層-荖濃溪-潮州斷層」大斷裂帶、「屈尺斷層-陳有蘭溪-旗山溪」大斷裂帶、「車籠埔斷層-大尖山斷層-觸口斷層」大斷裂帶、「清水斷層-彰化斷層-九芎坑斷層-木屐寮斷層-古坑斷層-六甲斷層」大斷裂帶、「山腳斷層」大斷裂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