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房短缺 中國夢難圓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廉價房短缺 中國夢難圓

2013年10月03日
作者:黃友琴

若城市居民中還有三分之一是沒有合法居住權的移民,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則難言完滿。

中國經濟適用房,圖片來源:i浪劍狂刀

中國正處於城鎮化革命之中,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湧入城市。2011年,中國13億人口中,城鎮人口首次超過半數(6.9億)。未來15-20年,預計城市居民還將增加3-4億人。新任總理李克強近期提出要加快中國城鎮化進程,指出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然而,城市貧困人口和即將湧入的移民能夠負擔的廉價住房匱乏,這可能會阻礙中國實現城市夢。

在近5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城市住房主要是由政府和公共機構提供的福利性公租房。住房嚴重短缺、擁擠及居住條件惡劣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去20年中,中國政府以極優惠的價格出售公租房、鼓勵開發商新建私有住房、不再提供公有住房,中國城市部分住房首次實現了私有化。大量國內外資金隨之湧入,城市住房市場空前繁榮。2000-2010年,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表明,中國新建住房幾乎是英國住房總數的兩倍,與日本住房數量相當。

因此,中國城市居住環境得到顯著改善。201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由1980年43平方英尺(約4平方米)增長到340平方英尺(約31.6平方米),不過依然小於美國的700平方英尺(約65平方米)/人。2010年,城鎮人口中75%(全國人口中85%)擁有私人住宅,而在20世紀8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20%。由於補貼問題,一些房主僅擁有部分產權,但中國擁有住房的人口比率依然高於很多發達國家。例如,在美國這一數字僅為65%。

同時,城市房價也迅速上漲,2000-2010年全國房價平均水平增長了250%。房價收入比表明中國很多地區的房價已「極難承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套普通住房的價格為數百萬元,租金幾千元,能否買得起房已成為多數中低收入家庭關心的首要問題。

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群體都享受到了住房條件的顯著改善。2010最新人口普查發現,約17%的城市家庭「住房困難」(根據政府規定,人均住房面積低於13㎡則屬於「住房困難」)。但這還未包括居住條件最惡劣的群體,即那些住在宿舍裡的「集體戶」。由於廉價住房不足,城市中的窮人只能住在不合常規甚至非法的住房中,如位於地下室、防空洞的宿舍(這些人被稱為「鼠族」),廢棄的集裝箱、閣樓、臨時住房、群租房、城郊村,從而形成了各種貧民窟式的社區。過去城市貧困人口主要為移民和老、病、殘群體,現在大學畢業生和年輕的職場人士在大城市也買不起房了。比如,在北京,幾萬名大學畢業生居住在唐家嶺(北京城外一個塵土飛揚的村莊)狹小的房子裡,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乘車上下班(他們被稱為「蟻族」)。

但最近據《60分鐘》報導,有大量新建住宅空置,形成「鬼城」。然而,這些「空」房不是為窮人準備的。由於投資機會較少、沒有財產稅、房價又不斷上漲,中高層收入群體都投身於投機性的住房投資,開發商為獲取高額利潤則專注於高檔住宅而非適宜租賃的廉價住房。中國的二套住宅擁有率要高於很多發達國家。

顯然,儘管住房市場空前繁榮,但目前中國城市並沒有給窮人提供充足的體面、價格適中的住房。這是政府的失敗。一方面,政府自身沒能為城市中的窮人提供經濟適用房;另一方面,它也未能調動市場做到這一點。政府一直專注於經濟增長,至於經濟適用房,中央政府沒有明確的政策議程,地方政府未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目前的土地制度也使市場不願提供價格適中的住房。

面對日益加劇的不滿情緒和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問題,近年來中央政府承諾建設保障性住房,制定了宏大的目標,投入數十億元開發建設。尤其是2010年,該年份是一個轉折點,590萬套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其中370萬套於2010年底基本完工。計劃2011-2015年再建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政府目標是2015年保障性住房可覆蓋20%的城市家庭,低收入群體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13㎡。

目標鼓舞人心,但能否完成還有待檢驗。有報導稱,一些地方政府為完成指標將現有房屋說成是新建廉價住房;有些廉價住房質量較差,位置偏僻,缺少基本服務,因此對低收入群體缺乏吸引力。更糟糕的是,一些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地理位置優越、質量較好的住房,經常會落入不符合條件的人手中,比如在高校、政府部門及其他機構工作且擁有多套住房的中等收入家庭。

另外,這些措施主要針對擁有城鎮戶口的貧困人口,而數百萬移民並非政策的目標群體。根據歧視性的戶​​口體制的規定,儘管有些人長期在城市生活、工作,但依然不算「合法」居民,也不能享受保障性住房等福利。即使是在深圳這個移民城市,也要有當地戶口才能購買保障性住房。而在北京等城市,則需持有當地戶口幾年後才能申請保障性住房。無論什麼樣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只要將移民這個人數眾多的貧困群體排除在外,就違背了該政策的最終目的——社會公平,就是失​​敗的政策。

由於制度因素和普遍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數百萬移民被排除在人人有房住的「中國夢」之外。沒有政府補貼,即使只是在正規市場上租一套像樣的公寓也超出了移民的能力範圍,更不要說買房了。因此,多數移民都只能尋找臨時住房,如工廠宿舍、地下室、城郊村民違規建造的住房等。

其中城郊村為移民提供的廉價住房最多,形成了所謂的「移民區」。由於土地歸集體所有,城郊村民僅能建造房屋供自己居住,但他們常違規建造多餘的住房出租,以獲得額外收入。珠三角地區50%的移民都在城郊租房居住,而深圳則有48%的住房屬於原來的村民。由於這些「移民區」嚴格說來是違法的,所以隨時可能被政府取締。這些住房建築質量很差,其唯一目的是盡可能住更多的人,因此移民不得不住在城市邊緣貧民窟一樣的地方。

然而,由於城鎮化發展迅速、城區不斷改造、政府追求現代化,移民可承擔的有限住房也受到了影響,移民村拆除或重建、地下室清空、老居民區改造。中國政府面 ​​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目前在城市居住以及即將到來的大量移民尋找安身之所。

目前政府還未採取相關措施。201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議向符合條件的移民出售公租房。然而,由於條件限制嚴格,僅有一小部分技術移民可以購買,大部分移民境遇沒有改觀。 只要城市居民中還有三分之一是沒有合法居住權的移民,中國的城鎮化就是「不完整」的。要想成功推行城鎮化,中國政府必須把為移民及不斷增長的城鎮人口提供廉價住房作為首要工作。

中央政府應承認移民在城市的居住權,此外還必須確保地方政府投入移民住房工作,進行徹底的改革,提供經濟激勵。例如,改革公共金融體系,允許地方政府保留更多的預算收入,使收入來源多樣化,以長期、穩定的稅收取代一次性的土地收入。中央政府還應為地方政府劃撥專項資金以幫助其資助移民住房,同時創建機制保證地方政府負起責任。

同時,中央、地方政府還應相互合作,採取低息貸款、低價土地、減稅等激勵措施,改革土地和住房制度,以鼓勵開發商、雇主以及城郊村提供價格適中的廉價住房。政府應特別注意充分承認城郊村民的土地權利,允許其歸集體所有的土地直接進入土地和住房市場。

由於目前中國實行二元土地制度,只有地方政府才能將農村用地轉為城市用地,用於城市開發。應當廢除地方政府這一壟斷性的農地城市流轉權 ​​利,使城郊村提供住房的行為合法化、正規化,這不僅能增加住房供應,還能極大地改善住房環境。另外,由於多數工業用地並未進行深度開發,因此可鼓勵雇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閒置的工業用地進行住房建設。另外還應要求開發商通過包含性分區製住房為移民等城市貧困群體提供價格適中的廉價住房。

這些改革將帶來大量體面、價格適中的公共和私有廉價住房。只有到那時,數百萬移民才能實現在城市中的住房夢,而中國才可能實現城市夢想。過去幾十年中,政府一直受益於移民的廉價勞動力,現在政府應該提高城市移民的福利、把經濟適用房建設提上日程了。否則,大量無法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人口將影響政府進一步推行城鎮化,引起社會和政治動盪。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