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有機、健康」永續校園打造都市微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能、有機、健康」永續校園打造都市微生態

2013年10月21日
本報2013年10月19日彰化訊,黃靖文報導

發揮巧思,景觀噴泉也能做到淨水與生態循環!彰化明道大學所舉行的研討會中針對景觀設計、綠能創新等多項主題,進行討論及論文發表。明道大學景觀設計系學生吳秉諭將校內試驗中的太陽能人工浮島進一步再設計,加上綠能永續景觀噴泉,不僅做到淨水功能與創造生物多樣性,還能美化景觀。

由明道大學景觀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源修指導,吳秉諭在簡報中說明,該實驗截取六種水體(註1),即生活雜排水、校內湖水、淨水場排放水等進行一年的觀察,結果發現有噴泉裝置的水體皆獲得較高的水質淨化效益,同時也提高了生物多樣性,觀察到螳螂、長腳蛛、青蛙等等多種生物出沒,儼然形成一個小型的生態食物鏈。

實驗場域概況。

另外,廣為人知的臺北科技大學綠色大門,不只好看,調查顯示,植栽呈現多樣複層植栽的自然生態樣貌。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研究生吳香瑢發表論文,研究指出初期(綠色大門於2010年2月完工)僅種植4種植栽,至2013年現場調查到的種類約35種;且當初種植的4種植栽也不如預期地爬滿整個綠色大門,反而出現意料之外的植物適應良好、大量存活。

實地調查時間於2013年7、8月進行,利用高倍數相機拍攝,輔以植物圖鑑比對,確認植栽物種。研究結果建議,改變過度維護修剪的觀念,保留在地植物生長機會,有利生物多樣性;若是以GFRP(註2)為壁面綠化的材料,建議施工時僅量採用原始GFRP構材,減少表面非必要塗料,以利植物順利吸附攀爬。

2013永續校園高教發展策略研討會。

本次「綠能、有機、健康」永續校園高教發展策略研討會暨永續創新發明競賽於18日舉行,由彰化明道大學景觀設計系等單位主辦,希望能在景觀領域中用各角度與觀點來探討景觀園藝設計,除了學術期刊發表,還有發明創新作品供與會者經驗交流。

本次研討會主題涵括景觀設計類、綠建築設計類、生態工程類、環保與綠能類、校園與社區營造類、其他類等六大類,競賽主題為環境保育類、綠能科技類、有機健康類等三大類。

註1:六種水體:淨水場排放水、明道大學校內蠡澤湖水、生活雜排水、蠡澤湖水及綠能永續景觀噴泉、生活雜排水及綠能永續景觀噴泉、生活雜排水靜置。
註2: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玻璃纖維強化高分子複合材料。

※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