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之迷思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旅遊之迷思 (上)

2002年04月04日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新千禧, 舊千禧,

時間是永恆的,

想抓住是徒勞,

想拒絕是痛苦,

只需輕柔的關懷,

如母親懷抱小孩,

不要太鬆,也不要太緊。

--馬汀‧巴闕羅,英國夏布罕學院的一位佛教禪學教師

聯合國已宣布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這項規劃的目標崇高,並希望能結合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起來。但是旅遊能夠依照可持續模式發展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個迷思。對於世界上那些窮困的國家而言,為了吸引外國觀光客與充裕外資的到來,它們很難不危害到自己的環境和文化。

愛沙尼亞首府塔林的舊城區。

許多不同的組織、政府、商業各界已經為「生態旅遊」下了定義,但我個人特別偏好「愛沙尼亞生態旅遊協會」所做的詮釋:生態旅遊是對於保育自然和維護文化遺產負起責任的旅遊,並對地方社區的美好生活能有所貢獻。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當中位置最北的國家,其北鄰芬蘭灣,東邊是俄羅斯,南鄰拉脫維亞。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給予生態旅遊的定義是:「到自然區域旅行,對保存環境與支持當地人民良好生活有所貢獻的旅遊模式。」

愛沙尼亞生態旅遊協會列出了某些關於生態旅遊的哲學,包括應當考量該區域之社會承載量及生態承載量、為當地居民帶來利益、適當的價格定位策略、將環境成本納入物品和服務的價格中,以及負責任的旅遊市場行銷方式。

然而過去的經驗是否向我們透露著,這些目標是遙不可及的呢?

「重新思考生態旅遊計劃」中寫道:「旅遊發展對於當地環境、文化、社會和經濟等方面,在世界各地都造成了衝擊,但是焦點逐漸集中在『原住民』族群。尚存的原始荒野地區如國家公園、生物圈與其他保護區、海岸地區、山區、叢林和沙漠等,都是原住民的家園。這些地方都被納入旅遊發展的範圍中,但通常沒有讓原住民在管理及所有權上獲得充分的參與。」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名原住民男子(照片提供 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

為了吸引旅客所做的開發,通常會與傳統農漁獵等生存方式產生衝突。原住民奉為神聖的地點如河流、石塊或其他具有聖靈的重要地方,都逐漸遭到破壞或遊客的入侵。當文化和土地被改變或破壞時,很少能夠恢復原來的利用狀態或方式。

旅遊業在1999年的營收淨值將近5千億美元,但這些錢都進了誰的口袋?絕對不是那些當地手工藝者和商人的口袋,他們所販售的,通常是用了好幾個星期時間製成的手工藝品,它們的價錢,也不過等同於一位遊客在家鄉一點點時間的價值。這些錢當然也不是進到數千名原住民嚮導的口袋裡,這些人放棄了農務,只為了從吝嗇的遊客手中賺取幾塊美金來幫助家庭。

你有多常聽到親友們誇耀著,他們只用了幾塊美金就買到一個美麗的手工藝品?如果一位遊客真的對支持地方文化這件事有興趣,那麼當藝匠索價2塊美金時,遊客反而應該給20塊。

Lee Pera和Deborah McLaren是「重新思考生態旅遊計劃-天堂正被剷平,你該怎麼阻止它繼續下去」一書的共同作者,書中提到:「旅遊業正在侵蝕遙遠和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地區及原住民的家園,威脅著當地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方式。」

「世界旅遊組織」指出,1998年世界各地共有6億3千5百萬名遊客。Pera and McLaren說,這麼多的遊客當中,很少有人為貧窮的原住民族群帶來一些好處。

Pera和McLaren的「重新思考旅遊」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寫道:「對於發展國際旅遊的東道國家而言,旅遊業使得他們對於多變和波動大的全球經濟的依賴程度,超過了地方的控制能力。」地方的經濟活動和資源的利用,則鮮少以社區利益和發展為優先,反而是以出口和外地遊客的娛樂為主。

Pera和McLaren指出,由於國際間的規範很少,旅遊業得以在全世界各地為所欲為的發展,事實上,它已經在運輸、通訊和金融系統等領域中進行全球化。

狄倫‧安德魯斯是一位傳統的布努巴人,他帶領遊客參觀西澳一些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照片提供 「澳洲原住民」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