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水電項目恐將威脅其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界河流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孕育了多條亞洲的主要河流。這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也對維持整個歐亞大陸的生態穩定發揮著關鍵作用,所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發源於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沿著歐亞板塊運動形成的山脊自西向東橫貫青藏高原,經由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脈的交界處,在加拉白壘和南迦巴瓦峰之間形成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隨後進入南亞與恒河相會,注入印度洋。
雅魯藏布江源地海拔高、地質條件複雜,河流水量充沛、水道長、落差大,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自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科學家就開始考察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目前對基本情況的調查已經完成,包括岩石圈的演變和地球物理特徵、峽谷深處的情況及峽谷形成機制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考察隊對該地區的地質、地形、植物學、動物學、氣候、水文條件和冰川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
1998年8月至12月期間,我帶領一支考察隊沿雅魯藏布江深入大峽谷,取得了一些新發現。
儘管如此,雅魯藏布江的大量領域還亟需研究,其中一些問題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義,對青藏高原的開發、保護起到關鍵作用。
我們對雅魯藏布江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但也不過才剛剛開始了解這裡——我們的知識還不足以為可持續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持。很多科學技術問題還需要集中研究,如資源環境、地質活動類型、氣候變化和防災、河流規劃及發展目標、生態安全及國際合作、地區穩定與繁榮發展等。
水電開發的誘人前景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上游與尼洋河交匯處,年徑流量超過800億立方公尺。在大峽谷中部,雅魯藏布江與帕隆藏布江和易貢藏布江兩大支流交匯,其上游水域面積28900平方千公尺,此處年徑流量約372.2億立方公尺。雅魯藏布江進入阿薩姆河谷的地方年徑流量則為1500多億立方公尺。
20世紀90年代初和2003年,中國曾兩次對雅魯藏布江進行水電開發調查,部分成果如下: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直是開發的重點。20世紀末,這裡被確認為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自峽谷海拔最高處(非入口處)開始在南迦巴瓦峰山間繞行,此段全長400千公尺,總落差超過2000公尺,形成幾個大瀑布,釋放出大量水能。水電專家稱如果對河流進行截彎取直,就可以使流量2000立方公尺/秒的河流形成2800公尺的落差,可供50吉瓦的水電站每年發電3000億千瓦時。
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計劃
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於2000年啟動,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水電開發項目,但其進展情況卻始終沒有公開。
根據當時能源部水電開發司編制的《1991年中國水力資源圖集》和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2003年發布的中國水電資源普查成果,雅魯藏布江開發計劃如下:
預計在雅魯藏布江上建設十一座水電站,其中桑日至加查段三座,大峽谷至大拐彎之間九座,發電容量總計60吉瓦。2010年,桑日-加查段的藏木水電站動工,預計2014年投入使用。
雅魯藏布江主要支流的水電站發電容量如下:
- 易貢藏布:280兆瓦
- 帕隆藏布:190兆瓦
- 尼洋河:300兆瓦,含巴松措已建成的三座大壩(100兆瓦)
- Aoka河:三座大壩共計50兆瓦
- 拉薩河:200兆瓦,其中100兆瓦的直孔水電站已建成
- 年楚河:300兆瓦
- 多雄藏布:600兆瓦
- 崗巴縣內定結至朋曲之間:近2000兆瓦
- 察隅河谷:近1500兆瓦
中國境內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計劃總發電容量為65吉瓦。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
印度也計劃對雅魯藏布江及支流進行大規模水電開發,國有及私營企業計劃在國家東北部建設168座大型水電站,發電容量總計57000兆瓦。
風險與挑戰
雅魯藏布江流域很多地區的荒漠化日益嚴重,由於堤壩建設和乾旱的影響,上游很多草場都已不適於放牧。很多地區土地受到侵蝕,日喀則、曲松、澤當等地沙丘、荒漠不斷擴張。氣候正向乾旱河谷地帶的類型轉變,沙地不斷侵蝕牧場。環境惡化導致惡性循環,很多村莊被人遺棄,昔日繁榮已不復存在。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20世紀最重要的地理大發現,它被稱為基因多樣性的寶庫、水汽輸運機,還蘊藏著豐富的水能。但我在考察大峽谷的過程中發現,壯麗的峽谷自然環境不容樂觀。這裡的地質構造還很年輕,地質活動依然活躍,再加上生態脆弱,開發工作面臨巨大挑戰。人類活動會在此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無法恢復。
這里地質作用強烈,地震、山崩等極為常見。大峽谷還處於形成過程之中,在研究中我發現,上百次泥石流和山崩未來可能會加劇地震的破壞性。20世紀50年代初,一場里氏8級的地震引發多處山崩,致使下游洪水不斷。2000年4月,我曾在易貢親眼目睹了一場大規模的山崩,山崩形成水量達40億立方公尺的堰塞湖。60天后堰塞湖決口,數百萬人受災,交通癱瘓。在這裡,此類自然災害發生極為頻繁。
大峽谷地區的生態系統正在老化衰退。高大喬木組成的原始森林進入衰落期,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大片森林正在死亡。次生植被物種單一,森林無法進行自我修復。同時,生活在峽谷深處的門巴人和珞巴人還保持著刀耕火種的傳統,很多陡坡上的森林被燒毀以開墾農田,導致水土流失和山崩。
該地區很多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峽谷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系統變得支離破碎,這意味著動物的活動空間更小,進而破壞了食物鍊和種群數量的平衡,物種單一的次生林又影響到動物種群的生存發展。但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獵人。在對峽谷為期40天的考察中,我常常會碰到獵人。在森林深處居住著很多獵戶,他們用獸皮、獸骨裝飾自己的家,用打到的獵物招待客人。有一次,我們就要斷糧了,幸好在山腳下遇到4個門巴獵人,他們把獵物給了我們,我們才沒挨餓。
我一直認為,應該開發青藏高原和雅魯藏布江的生態價值而非經濟價值。我們必須找到一種發展途徑來利用其生態價值、減少環境破壞及其造成的難題。
青藏高原是亞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也是多個山脈的起點,其自然環境直接影響著中國、南亞乃至整個世界的生態平衡和安全。青藏高原環境惡化將危及雅魯藏布江等河流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又會使情況更為糟糕。長此以往,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和雪線都會退化,河流水量減少,高原上的水道將斷流甚至完全乾枯,這片土地將變成一片沙漠。
亟需解決的問題
- 調查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的影響,包括雪線上升、冰川融化、河流系統的變化、水文條件的改變、沙漠擴張等。
- 調查青藏高原的生態價值及作用。調整導致草場退化、沙漠化、水源乾涸的工業發展目標。
- 調查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類型、工程項目的風險、防禦極端氣候災害的措施,建立防災減災合作機制。
- 進行必要的調查,為開發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的科學決策提供信息。
- 在科學開發領域建立相關國家合作機制,制定河流流域規劃。
- 正確面對領土主權爭議,避免發展引起衝突,維護邊界的和平與穩定。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