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開! 蝙蝠獵食前發「調頻」聲警示同伴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閃開! 蝙蝠獵食前發「調頻」聲警示同伴

2014年04月01日
本報2014年4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家27日宣布發現大褐蝙蝠(Eptesicus fuscus)過去不為人知的溝通方式─發出聲波警告其他覓食中的蝙蝠遠離牠的獵物,並且這種聲波和獵食的聲納迴聲定位方式有所不同。

大褐蝙蝠。(圖:ErinAdventure)

飽餐前先「溝通」 聲音是重要社交工具

科學家發現,大褐蝙蝠鎖定獵物準備飽餐一頓時,會發出一連串人類聽不見的低頻叫聲,叫其他的蝙蝠「閃開」。

研究者說,這表示蝙蝠這種飛行哺乳動物的聲音傳播系統可能比過去所知的更複雜,並且聲音對於蝙蝠這樣以昆蟲為主食的夜行性動物來說,是很重要的社交溝通工具。

研究主要作者、馬里蘭大學生物學家Genevieve Spanjer Wright說:「蝙蝠可能會避免與其他蝙蝠產生攻擊性的互動。過去觀察大褐蝙蝠的覓食飛行行為,曾發現彼此追逐的情形,甚至偶爾有肢體接觸,因此發出和回應社交叫聲可能是避免個體間攻擊行為和受傷的方法。」

研究者說,當公蝙蝠發出這種叫聲,其他覓食的蝙蝠似乎也會尊重這樣的要求,自動遠離鳴叫的蝙蝠和牠的獵物,讓鳴叫的蝙蝠順利捕食。

不同於迴聲定位 蝙蝠還會「調頻鳴叫」

研究人員紀錄蝙蝠集體空中覓食所發出的聲音時,偵測到不同於定位用迴聲的聲音。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研究人員開始在馬里蘭大學的飛行實驗室中進行實驗,觀察公母蝙蝠單獨或成雙成對追捕掛在天花板上小蟲的情況,記錄下飛行路徑和聲音進行分析。

科學家發現,公蝙蝠會表現出一種稱為「調頻鳴叫」(FMB)的方式,警告其他蝙蝠不要靠近牠的獵物,而且每隻個體的叫法不同。「調頻鳴叫」由一連串3到4種聲音組成,時間較長而頻率比迴聲低,常常還會接著短促的嗡嗡聲。

公蝠獨具 自成「單身漢」群集

大褐蝙蝠生活在加拿大到美國、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體型中等,毛色是褐色,吻部、耳朵和翼膜是黑色,有圓圓的耳朵和寬而扁的鼻子。雙翼展開約13吋。

據科學家觀察,大褐蝙蝠中只有雄性個體會發出這種叫聲,但原因並不清楚。Wright說,目前並不清楚為什麼母蝙蝠不會發出這種叫聲,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公蝙蝠比母蝙蝠更具領域性或攻擊性。

Wright也提到,當母蝙蝠夏季與生殖群集一起活動時,公蝙蝠傾向於單獨行動,或和規模較小的「單身漢」群集在一起,這可能讓公蝙蝠較不熟悉其他出外覓食的蝙蝠物種。

Wright說,其他種的蝙蝠也可能有類似的鳴叫溝通方式,不過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