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成立,推動串連環島步道;同一時間,筆者為了追尋地圖上最美的夢幻步道,飛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去參與步道志工,才發現,原來這條全美第一條國家級長步道也是在民間組織串連之下,從1921年由班頓麥凱倡議、1937年群策群力串連完成。2006年在太平洋的兩端,千里步道與阿帕拉契山徑,兩個結合志工與政府的力量、把步道串連起來,以保護步道週邊的美麗風光,先後相隔85年的故事,就這樣連結在一起。
從阿帕拉契到千里步道
阿帕拉契號稱是地球上完全由志工修建、維護的最偉大的奇蹟,由志工人力手作的步道,維持天然土徑,卻不會積水泥濘,由於其柔軟自然不傷膝蓋,每年支持著許多「全程行者」完成夢想,也由於其友善生態不會造成棲地切割,更讓一般健行者得以走上一段荒野,放鬆身心感受豐富的萬籟。
在夢幻的手作步道背後,有著對在地微環境的充分瞭解,對自然觀察、工程設計的專業,以及經由專業師資帶領的志工投入,這些環節經由專業的民間團體組織起來,而政府的角色就是支持這些人力資源的經費,美國在1968年通過的「國家步道系統法」,便是確立聯邦政府與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的合作夥伴關係:民間組織負責招募志工修建步道,而志工的經費由國家負擔,並且實質支出,不另外支付志工津貼。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自2006年引進美國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經驗,正是有鑑於郊山步道過度工程化、人工化,強調欄杆、平台、停車場等設施,而設施往往增加維護成本,其毀損更是造成危險的主因,而強調一勞永逸的硬鋪面更造成棲地切割、不透水、傷膝蓋,為了搬運外來材料往往耗費能源,開闢施工便道更破壞景觀、生態與史蹟等問題。同時,台灣民眾「熱心」以廢輪胎、地毯等廢材自行搭建維護步道,甚至種植外來種、開闢運動場、卡拉ok,往往造成「郊山客廳化」的亂象。
兼顧保育、經濟多贏共利的工作假期模式
因此,當千里步道協會提出「手作步道」的概念,一方面要與政府工程思維對話,另一方面也要與民眾多元的「步道迷思」進行溝通,在缺乏類似美國的「國家步道系統法」在制度與經費支持時,英國與歐陸的「工作假期」概念,就成為初期推動的主要模式。自2007年起協助林務局發展步道工作假期,結合社區生態旅遊特色與食宿交通機能,政府負擔必須之工具、材料、專業師資等經費;參與志工負擔自己的吃、住、交通與保險,漸漸成為一種「多贏共利」的模式。
步道工作假期把社區故事重新帶回步道空間,豐富了步道遊程的軟體,同時社區因為志工的長時間停留促進了小民經濟;把步道維護的硬體部份讓社區與志工來作,可以降低政府維護管理的經費,同時增強志工與在地社區的認識和連結感,提高舊地重遊的意願;社區認識到保育步道原有的工法技藝、史蹟、生態,反而能成為步道獨一無二的特色,比起要求政府蓋一個硬體的工程,更能留住遊客,讓遊客慢下來帶來更多的經濟機會。步道工作假期的實踐與環境議題結合,在2011年更促進了阿朗壹的保護,以及外來者與在地社區的和解。
手作步道制度化、專業化與常態化發展
為使手作步道概念能夠更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除了採用工作假期協助各地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外,自2009年開始,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國內首支依據志願服務法成立的「步道志工」隊伍;與民間的金山合家歡園區、二格山自然中心、荒野保護協會等合作推動體驗型的步道志工活動;也開始與台灣大學、暨南大學等大學通識課程結合,引領青年學生藉由手作步道與自然重新連結,也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步道社團課程,以持續步道觀念的推廣、溝通。
為了培訓志工擔任種子師資,首創「步道學」環教課程訓練體系,經由入門、實務、實習,逐步強化志工的專業程度。畢竟,步道是眾人通行的公共空間,手作必須具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歷史人文與美學的跨科際能力,而步道工法也必須透過不斷監測、定期維護與檢討才能確保適切。而志工的付出既非工人的替代,也需要從手作步道中獲得深層的教育體驗與成就感。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活動設計、團隊經營與工法技巧等能力,因此,今(2014)年在林務局的委託之下,年底還預計邀請英國、冰島等國外師資來台切磋交流,協助提升國內手作步道種子師資的能力。
甫落幕的2014年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新增了一個特別的主題活動:手作步道,即是由第一批步道學種子師資群擔綱籌備,從行政協調、活動設計、步道課題判斷、選線、工項規劃、帶領施作、工項紀錄、志工經營,乃至事後的檢討,完全由這群專業化的志工民主討論、效率分工。未來他們也將在協助推廣手作步道的觀念普及化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從路人到公民、療癒土地也療癒人
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施作,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以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
手作步道的基本原則包括:
- 考量環境生態: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原生生態習性等,兼顧使用者特性與棲地整體性
- 考量人文歷史:依循歷史反映工法,結合傳統工藝、在地知識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切設計」
- 設定環境承載量:基於在地資源調查,設定可接受的遊客衝擊程度,進行步道分級及相對應的施作強度,提供從大眾化到荒野級多樣的遊憩體驗機會
- 盡量就地取材:減少外來材料從採礦到運輸在能量與資源的損耗,善用現地既有自然材料
- 重視常態維護:確保步道具備一定彈性能因應大自然的變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 6強調公私協力: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專業者與民間組織從規劃討論、施作與後續維護需共同參與、平等合作。
在此過程中,志工的參與看似療癒受傷的土地,實際上透過與土地深層的互動,現代生活中與自然隔離的焦慮、以及人與人之間疏離的關係也將獲得療癒。手作步道期望帶來的是更全面的改變,藉由實作行動的過程促發環境的覺知、增進對環境的關懷與敏感度,進而關心更廣泛的環境議題。
【延伸閱讀】
- 徐銘謙,2013,〈手作步道,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張老師月刊》第428期「大自然的原味力量」專題,8月號,頁82-87。
- 徐銘謙、林宗弘,2011,〈山不轉路轉: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技術典範的轉型〉,《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第13期,10月。
- 周聖心、徐銘謙,2011,《千里步道,環島慢行》,與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合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7月。
- 徐銘謙,2008,《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野人出版社。
- 徐銘謙,2007,〈論千里步道的理想與實踐—英、美步道志工的啟發與比較研究〉,《律師雜誌》336期,9月號,32-50頁。
- 徐銘謙,2007,〈從阿帕拉契到霞喀羅—一個步道志工的觀察〉,《台灣林業》第三十三卷第一期,2月植樹節專刊。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