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0-22 (一週回顧版)

新聞短評 拒絕「死於無知」
知性專題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環境副刊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環境新聞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理性關懷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專  欄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讀者投書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活動訊息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編輯報報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本會訊息 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新聞短評: 拒絕「死於無知」   --﹥

作者:林佳穎(台灣環境訊協會)

2005-10-16~10-22

  10月7日,環保署發布今年度執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排放稽查專案的結果。在選定13座曾檢測出排氣戴奧辛不符排放標準者進行檢測後,發現台中榮總醫療焚化爐排放戴奧辛為10.8ng-TEQ/Nm3,是標準值0.5ng-TEQ/Nm3的20倍,情節重大,危害公共健康,勒令停工。

  約莫是四五年前,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環境中有一類叫做「戴奧辛」的毒物。

  戴奧辛在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主要是因為火山爆發以及森林火災所產生。然而現在環境中戴奧辛最主要的來源,是某些工業製程的副產物及廢棄物。另外最糟糕的是焚化爐垃圾不完全燃燒時,隨著廢氣飄散的飛灰,以及垃圾燃燒後殘餘的底灰,或叫底渣。

  我這才了解,原來燒垃圾的惡臭,可能不只是惡臭而已。當惡臭散去,看不見的戴奧辛,有可能漂浮在空氣中進入呼吸道,沉降在蔬果植物上,或落在水體中。我可能摸到,吃到。

  當「世紀之毒」的戴奧辛被釋放到環境裡,會存在空氣、土壤、水、底泥中,隨著水循環、食物鏈到處流布。微量的戴奧辛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高脂肪的牛奶、肉類、魚類等,是戴奧辛的高危險群。如果不幸吃到了戴奧辛污染的食物,當體內濃度累積到某個程度之後,會產生病變及異常,包括皮膚氯痤瘡、長斑、影響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機能、引發某些種類的癌症。

  早在1999年六月,WHO已發布這些關於戴奧辛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報告。戴奧辛被歸類為是「已知的致癌物質」。WHO並呼籲各國政府應該持續檢測食物中的戴奧辛含量,而且應該採取行動保護人民健康。

  在台灣,過去焚化爐灰渣被歸類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可以直接掩埋,直到近兩三年,在立法院及環保團體合作促成修法之後,才強制規定必須經過一定程序,將戴奧辛固化穩定,才能送進掩埋場。然而飄散在空中的飛灰,進入食物鏈的戴奧辛,卻仍像是不定點不定時的炸彈。一餐吃一點,一天吃一點,不知不覺地微量累積,戴奧辛致病就好像是零存整付一樣。很多時候,當戴奧辛過量致病時,也不一定就能認定戴奧辛就是關鍵病因。

  在了解戴奧辛頑強的毒害後,焚化爐附近居民的處境更令人不忍。當焚化爐興建或營運期間遇到居民抗爭,政府或廠方總選擇發放回饋金,或是興建回饋設施作為因應:興建公園、游泳池、活動中心、托兒所、幼稚園、環境綠美化、或是自行車道等。回饋設施雖然可以敦親睦鄰,實際上則轉移了問題焦點。當回饋金領完、設施興建完工之後,戴奧辛並不會因此而消失,病變跟異常也不會因此消失。

  這次榮總被檢驗出戴奧辛高過標準價值20倍,沒有人知道在這之前,居民已經被慢性毒殺了多久。有幾天、幾十天、還是幾百天。醫界有句話說:「死於無知是最大的悲哀」。戴奧辛的產生,牽涉到焚化爐設備、操作技術、營運控管等實質面的問題。若要消除民眾的疑慮,應該將重點放在污染物的控制,及時公布最新的排放物質檢測結果,甚至擬定戴奧辛排放過量之緊急應變措施等。當全世界已認定戴奧辛為「世紀之毒」,我們更該用更科學、更謹慎負責的態度來看待其他上百座焚化爐,全面建構監測及防護措施。落實這些基礎工作,不只是場方單方面責任,也是地方居民守護自己生命健康,拒絕死於無知的基本權利。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08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知性專題:一週回顧 2005-10-16~10-22 --﹥

[民族植物]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攝影賞析]東西海岸印象之旅 (六)
[自然書寫]馬祖記行 (上)
[開懷篇]醬油哥
[猜一猜]颱風要帶多少錢才能出門
[專欄作家-企鵝]光影龍鑾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星期五]
[生態保育]北愛爾蘭野生物種未獲政府適當保護
[生態保育]巴拿馬灣成為數百萬海濱侯鳥的保育地
[生活環境]美國路州設立颶風重建機構
[生活環境]禽流感擴散到希臘 侯鳥列入觀察名單
[全球變遷]海平面上升將淹沒低漥的海岸線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8

[星期四]
[生態保育]關渡自然公園呼籲民眾共同防範禽流感
[生活環境]巴基斯坦救援行動 仍停留在延續倖存者生命的階段
[公害污染]羅馬尼亞發現感染禽流感鴨子 歐盟進入警戒狀態
[永續發展]青年朋友擁抱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
[生態保育]喀麥隆2座新國家公園 成為森林和野生物保護區域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星期三]
[公害污染]美環保署建置環境地圖 顯示颶風積水區污染狀況
[生活環境]地震後 疾病侵襲巴基斯坦災民、遊民及孩童
[生活環境]美國衛生部長與寮國、柬埔寨簽署禽流感協議
[生態保育]美國多數瀕絕森林受到伐林威脅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4

[星期二]
[生態保育]鳥網傷鳥 一日兩起!
[環境政策]台灣生態學會將緊盯雲林重大開發案
[生活環境]美市售嬰兒用品含危險化學物質
[土地水文]伐林造成洪患? 聯合國報告:無直接證據
[能源議題]省油汽車排名 油電混合動力車掛帥
[生態保育]美國Pine Barrens溼地退耕復育 恢復自然地貌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3

[星期一]
[環境政策]討論溫室氣體減量 預備會議先為共識鋪路
[土地水文]巴基斯坦強震 全球各地伸出援手
[生態保育]加拿大設立鮑伯.杭特紀念公園 緬懷環運先驅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2

理性關懷:一週回顧 2005-10-16~10-22 --﹥

[環境與經濟]工業鐵蹄下的人權

專  欄:一週回顧 2005-10-16~10-22  --﹥

[生物多樣性]生態城市案例介紹──「第三世界」的生活之道
[生物多樣性]2005年第三季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趨勢報導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外來種防治管理:歐洲嘗試共同策略
[來自石器時代的女孩]沒有名字的嬰兒
[城市偵察筆記]有機栽培過一生
[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的生態旅遊前景(上)
[我們的島]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讀者投書: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政府是一時的, 城市是永久的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活 動]
2005桃園溼地賞鳥節-內海深度文化之旅...廟埕民謠遇見搖滾主耶穌演唱會...大台北水源故鄉巡禮

[課程] 
九年一貫蝴蝶生態保育•種子教師研習(南台灣)...野戰口糧DIY

[講座] 
認識黃蝶翠谷...水中精靈-本土溼地植物特展與演講

[研討會]
「永續未來的挑戰與回應」研討會...山坡地管理人員專業訓練及實務研討會(中部地區)...「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2005海岸復育生態工法理念與實務研討會...山坡地社區安全體檢示範計畫-非破壞性檢測之應用...審古查蹟─文化資產保存30年論壇...2005水、環境與社區研討會

[徵求]
2005年紅樹林兒童生態劇本創作徵選辦法...做地球的好朋友徵文活動...第六屆福特保育暨環保獎徵件活動...第二期劍南蝴蝶步道義工團隊...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求才執行企劃...「宜蘭研究」第7屆學術研討會--交通與區域發展徵稿公告

[節目預告]
我們的島─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編輯報報: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蝸牛休息 民族植物上場
更正啟事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10-16~10-22 --﹥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響應資源回收,單面可列印回收紙募集中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