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短評:再論國土復育──國土復育方案下的生態旅遊展望 --﹥ 作者:陳章波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5-10-23~10-29 《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中,有關高山生態旅遊的條文如下:「高海拔山區為國土保育之核心區,應保護區內生物之多樣性及生態棲地之完整性」,又為了「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產業(指符合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永續發展原則之溫泉、生態、工藝、文化及傳統慣俗之產業)」,所以「高海拔山區除原住民部落自給農耕外,禁止農耕、採伐林木,既有作物應限期廢耕」。其中,自給農耕界定為「供部落及生態旅遊消費之農耕行為」;而生態旅遊是指「在自然地區強調生態保育之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所進行之旅遊方式」。 在《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中,明訂了交通部要「研擬推動高山地區永續旅遊計畫,以溫泉、文化及生態旅遊為發展主軸,以兼顧生計與生態保育」,而退輔會則主辦「四大農場率先辦理廢耕復育及推動生態旅遊,三年內逐步終止蔬菜、茶葉、果樹生產」。根據這些條文,要怎麼來發展永續或生態旅遊(以下簡稱旅遊)? 溫泉、文化及生態的賣點都可以是非消耗性的,但若操作不當,則有其破壞性,不可不慎。而國人雖已懂得享受溫泉,但在文化及生態面,尚有待開發。 理解原住民需求 遊客觀念與素質待轉變 推動高山地區的旅遊,首要之務應是從原住民的角色來思考,使其能夠有永續的生計與文化傳承。但是,原住民本身的想法是什麼?他們的生活文化是否願意跟大家分享?如何更便捷地導覽、解說他們的傳統文化及生態特色?又有多少意願與能力調整,使得遊客能夠更容易瞭解、欣賞他們的文化,而能夠有利於他們文化的永續傳承?這都是需要大家來磨合的。 在推動旅遊過程中,最大的困境是不符合當前社會的主流價值;大多數遊客要的,是吃喝玩樂,是便宜又大碗;業者要的,是賺大錢;但對旅遊地的居民而言,是生計與尊嚴;對關懷環境的NGOs與政府而言,是保育;這種衝突正是生態旅遊所要推動的典範轉移。 「在不破壞環境之下的最大經濟利益」,應是有可能的發展方向,但國人仍不懂得將文化、自然轉換為生財之道,仍然用破壞環境的旅遊形式來獲取利潤。國人對大自然的喜好還非常不足,不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學;此外,也不懂得休閒與健康,總是過著忙忙碌碌,像熱鍋上螞蟻般的生活。 當前世界有新發展方向:working holiday—工作假期,是一種參與式的、復育活動為主的旅遊。在大地自然復育過程中會形成次生林,這個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可以模仿這類原生、次生林的特徵,讓很多平地人上山幫忙種植特定的物種,讓大地早一點復育。遊客藉著這種行動,領會生態的消長,更是對大地愛的表現。 官方、產業、法令的配套與磨合 國家體系中的交通部觀光局、退輔會、林務局、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等都應該推動旅遊。政府基本的配套措施為何?該如何來推?截至目前,各部會都有動作,但缺少整合。此外,什麼單位來考核各部會的成果?考核項目又是什麼?考核標準,應以永續作為指標,不可以有太多不必要的硬體措施,可將原有的設施轉換成解說中心或民宿之類;遊客的滿意度、原住民的生活健康,也都是很重要的指標。還要加入產業管理,否則旅遊會成為一個海市蜃樓,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虛擬仙丹。 旅遊產業化的困境之一是:推動生態旅遊的人大多是環境的關懷者,本身沒有企業的經驗與需求,在推動上常常不夠企業化。當前資本主義所形成的剝削產業,卻是這一群人所不屑的;因而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尚找不到一個可以學習的楷模、範例,大家仍在摸索中。 保育為主的旅遊產業模式還沒有完全建構成功,其中牽涉到產業縱橫聯盟之間的溝通;這一方面已得到不少認同,但實質進展仍有限。旅遊業者自然是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塊旅遊市場,但是因為生態旅遊的利潤太低,並沒有積極投入的意願;目前積極推動相關旅遊活動的,都是一些NGOs、學會與協會,根據《觀光發展條例》,這是不合法的,但卻是真正改變大眾的價值觀、引領大眾欣賞、保護大自然的。所以在旅遊的推動上,有「法」的衝突面與產業面的困境有待突破。 高山農業也可成為生態旅遊的內涵 再就「生態旅遊與自給農耕行為」一事提出討論。原住民的現有農耕有小米、高冷蔬菜、高山茶、溫帶水果等,這些作物都是引進的,不論是從國外或平地,都是能適應當地生態下而得以植栽、發展的生產形式;原住民因而從狩獵變成農耕,改變了他們的生計。我們現在要復育國土,又將改變他們的生產與生活,將他們的生產改變成不破壞環境的保育產業,以及傳統文化與生態旅遊的服務業。 我們可以進口溫帶水果,但是,永遠不可能進口一棵樹跟大地的關連,即使我們看了影片、模型,總比不上我們自己在高山上見到真正的樹,經過人的施作與維護,在日光照射下所展現出來的果實香氣與光澤;所以高山上的果樹、茶葉等等,都是真正教育人與大地植物鳥獸之間生態旅遊的好媒介。 從這樣綜觀的大角度來看,蔬菜、茶葉、果樹都不應終止生產。飲茶是人類文化的一部份,也會成為原住民文化的一部份,也會變成生態旅遊共享服務的一部份。在不破壞國土之下,有哪些地方可以種植茶樹?哪些地方不可以?種植時該怎樣維護環境?又怎樣藉著這些行動為遊客解說?在喝茶過程中,如何提升人際互動與大地和諧的品味? 推動生態旅遊最需要考量的是:農耕規模要多大?在學理上,我們可以界定為:在不破壞環境下的最大經濟收益。事實上,這是很難評量與執行的。國土復育下高山上的茶葉、水果、蔬菜是不准運送下山的,倘若遊客也只能在山上享用,不能當禮品帶下山,這種只能在當地消費的產業能夠維護嗎?原住民能夠因此得以永續嗎?農耕行為應只是生態旅遊及原住民生計的一小部分,高山的生態旅遊應有更非破壞性、高產值的發展空間。 就原住民生計而言,經濟水準應發展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與大地和諧,又和平地社會發展並駕齊驅?一個中老年的原住民,大概可以用很少的錢在山上安居樂業,但是他的下一代,無論到山下受教育,又或者在山上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又如何可以與世界接軌?政府應該有配套措施,有教育方案,讓原住民的子女可以在平地、在世界受教育。
【相關文章】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09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知性專題:一週回顧 2005-10-23~10-29 --﹥
■[民族植物]南澳民族植物尋寶地圖─南澳村•步道
農場 樹木園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10-23~10-29 --﹥
■[攝影賞析]是誰吐的口水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10-23~10-29 --﹥ [星期五] [星期四] [星期三] [星期二] [星期一] ■理性關懷 ▲專 欄:一週回顧
2005-10-23~10-29 --﹥
▲[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農業與生物技術
(I) (II)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10-23~10-29 --﹥ ●[活
動]
●[課程] ●[講座] ●[研討會] ●[徵求] ●[節目預告] ◆編輯報報:一週回顧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10-23~10-29 --﹥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