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80%校樹、打造田間藝術館 後壁國中綠建築校園獲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保留80%校樹、打造田間藝術館 後壁國中綠建築校園獲獎

2015年06月26日
本報2015年6月26日台南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後壁國中陶粒壁畫。李育琴攝
後壁國中陶粒壁畫。攝影:李育琴。

台南市後壁國中2010年拆除老舊校舍,重建後的新校舍拿到綠建築標章銀級,並獲選第七屆優良綠建築獎。建築師沈奎良說,後壁國中校園有如後壁的田園藝術館,因位處稻田中央,因此新校舍規劃即以田園和農村風情為主軸進行設計,並以銀級綠標章為目標,達到永續生態的綠校園。

走在後壁國中的校園中,走廊樓梯間通透的視野所見,是桃花心木與鄰地農田交織成的自然景觀,校舍立面採用色彩豐富的磁磚拼貼壁畫,描繪著農村的特色,校門入口大幅當地藝術家製作的陶粒畫作,生動描繪後壁的風情,校園內綠色植栽和大樹林立,門口的椰林大道也述說著學校的半百歷史。

永續生態綠建築  後壁國中的設計構想

綠建築向來給人昂貴的印象,往往拆除舊建築後,使用大量符合標章的綠建材、節能裝置、建置太陽能板等,以達到節能減碳的量化數據。一座綠建築校園是否一定要花費高額的建築成本呢?為了達到綠建築標章採用綠建材,把所有舊有建築拆除重建,是否也是另一種浪費?

沈奎良坦承,對於大範圍重建的新建築,舊有建築的拆除的確產生大量廢棄物,因此在新校舍的規劃上,他懷著永續校園的理念,希望建造出真正永續生態的綠建築。他認為,在規劃過程中,建築師的心態很重要。

24日,沈奎良為一群國小教師解說後壁國中綠建築校舍的設計構想,透過平面圖及現場走訪,了解在規劃和實際執行層面,如何做到永續生態的目標。

從平面圖可以發現,後壁國中的新校舍並不是方方正正的。貼滿彩色磁磚壁畫的教室北面,外頭就是高大的原生喬木和複層植栽,沈奎良說,規劃時刻意保留校園內80%以上的樹木,因此建築的位置跟著樹木走,有些凸出去,有些向內凹,讓教室和大樹幾乎融為一體。

後壁國中教室壁畫與戶外植栽相互呼應。李育琴攝
後壁國中教室壁畫與戶外植栽相互呼應。攝影:李育琴

這些樹木為教室擋掉直射陽光、創造自然綠意,教室也利用大面開窗,製造通風,因此就算室外氣溫達到33度,室內溫度仍舊舒適,不需開冷氣。

不過這是後壁國中位處農村田野之中才有的先天條件,沈奎良說,若是都市內的校園,在熱島效應之下不一定能有這樣的室內品質。

沈奎良表示,若非刻意保留住這些原有的樹木,才新建完成2~3年的校舍不會是這樣充滿綠蔭和自然的景觀,尤其門口成排的大王椰子樹,是校園的重要特色,保留下來並設置入口廣場,創造出舒適寬廣的校園入口意象。

善用鋼構、清水磚  減少資源耗用  

在硬體建築方面,為了減少水泥的使用,在建材上多採用鋼構和部分的清水磚,包括南北向走廊的圍欄、屋頂和樓梯的扶手圍欄等,都以鋼構為主。為達到隔熱效果,二樓屋頂是雙層結構,上層做了隔熱防水的鋼構屋頂,延長使用年限。走廊的落柱也是鋼構,與雨水排水管設計在一起,讓明管設計的視覺不至凌亂。

後壁國中走廊陽台,大量鋼構、清水磚。李育琴攝
後壁國中走廊陽台,大量鋼構、清水磚。攝影:李育琴

教室的窗台使用古樸的清水磚牆,沈奎良說,比起水泥,使用磚造既減少地球資源的耗用,也能襯托出鄉村建築的氛圍。

此外,在圖書館的屋頂建置了10KW的太陽能光電板,提供學校6%的電力使用,未來若要擴充仍可擴增裝置。也有雨水回收系統,在簡單淨化處理後,提供廁所和校園植栽澆灌使用。

一坪6.3萬元  低於一般校舍造價

建築師沈奎良。李育琴攝
建築師沈奎良。攝影:李育琴

令參訪的老師們好奇的是這棟綠建築校舍的建造成本。不過,看似昂貴的綠建築,實際上卻比一般的校舍建築成本更低,沈奎良指出,「建築成本一坪只花6萬3千元,現在一般校舍至少一坪要7萬5千元。」

不過,獨具特色的教室立面拼貼磁磚,卻是一般市價的2~3倍,沈奎良認為,這樣的設計創造出農村意象,很有價值。他說自己在規劃時堅持設計原則,而在其他不須過度花費之處省下錢來,因此能用低於一般行情的價格,蓋出具有農村藝術館特色又充滿綠意的綠建築校園。

在導覽過程中,沈奎良一再強調在規劃時所堅持的永續校園理念,以及施工廠商願意發揮專業技能,配合規劃進行施工調整,讓這座綠建築校園得以順利誕生,因此,他認為,只要有心做好節能減碳並善待環境,不管工程經費多寡,都是可以達成。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