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NGO抵台 開創兩岸環保合作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國環境NGO抵台 開創兩岸環保合作契機

2011年09月23日
本報2011年9月23日台北訊,張姿慧、莫聞報導

中國環境NGO於環境資訊協會大門口合影留念來自中國各地10個環保團體的代表,22日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下,來台展開為期10天的環保交流。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在歡迎會上表示,環保無國界,兩岸環境問題互相影響,期待民間能夠跨越政治的藩籬,一起面對開發主義下對環境的漠視,一起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2011年「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中華發展基金會指導,今年邁入第6年。籌辦人之一、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表示,兩岸民間環保團體交流展開已有初步成果,尤其台灣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廢油回收做肥皂、桃米村生態社區營造等經驗,經由交流已在中國開枝散葉;而台灣民眾也藉此深入瞭解到中國民間環境運動正在蓬勃開展的活力,期待透過深度與廣泛的互動,開創兩岸環保合作案例。

今年來台交流的參訪團體由10個環保團代表組成,其中之一為海南博學村村長王才運,該社區經由2009年交流活動認識南投的桃米生態村,並在2010年締結為姊妹村。其他代表還包括北京萬通公益基金會王珊、蕪湖生態中心田倩、濟溪環境交流網路石磊、鳥獸蟲木自然保育會俞濤、湖南綠色瀟湘劉盛、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張依妹、自然之友張冬青、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康耘、廈門白嶼紅樹林公司林大聲等。

中國環保NGO參訪團在後續行程中,將參與烏來生態工作假期、參訪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奇岩社區、關渡自然公園、道禾實驗學校、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成龍溼地、頂笨仔社區等地。這批交流代表將於9月29日在台師大辦理「兩岸生態保育及永續發展的綠色契機研討會」,與各界分享中國的環境議題及在台參訪心得。

首日的歡迎會後,中國NGO當天下午首先就社區營造的議題進行訪問,在參觀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後,普遍認為台灣社區營造的諸多細節,是值得複製回中國推廣。

參訪團在生活者工作坊進行餐敘,藉由食物品嚐了解食材選用及健康飲食概念的推廣。負責人翁美川表示:「民國82年,一群媽媽透過共同購買,集結消費力量一起關懷環境,最後落腳士林,一年多前發展出生活者工作坊,扮演社區廚房的角 色。」具有護理專業背景的翁美川為輔導精障朋友就業訓練,還將該處設置為多功能教室,包括廢油做肥皂及舊傘布做成萬用包等手工藝品,並成立資源再生班。

中國環境NGO參訪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士林取貨站隨後一行人轉往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士林取貨站,實地了解上架販售的商品及整個產銷運作過程。湖南綠色瀟湘環保組織劉盛說,「主婦聯盟體系建構的非常完整,不僅為社員創造一個健康生活,也給許多婦女創造自我的機會,這價值已超越了追求健康飲食生活的本身,很值得學習。」而來自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理事,本身也是 荔枝園種植戶的王才運則從生產角度思考,表示從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經驗分享中,了解如何結合農產品促銷,對他們往後推廣生態旅遊有很大幫助。

另一個參訪地點是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該會執行秘書吳惠瑜說「關注社區發展,建立社區共識是本會核心價值,過去曾在社區公園舉辦音樂會及各種活動、如讀書會、 才藝班、跳蚤市場,以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凝聚共識,打造一個一個優質優美的人文社區生活。」雙方並針對社區營造議題進行座談,鳥獸蟲木自然保護育協會總協調人俞濤則認為,他見識到台灣一群溫柔媽媽發出的力量,一路從讀書會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另他佩服。

為了解如何凝聚社區力量、培訓生態解說 員,引領親子共同關注生態多樣性,參訪團也走訪了位於社區內的頂埤生態池,來自北京「根與芽辦公室」代表康耘有感而發說,自己曾利用社區的一小塊地,教小朋友 種有機蔬菜,體驗種植樂趣及培養對自然喜好,但成效沒有奇岩這麼大。這場社區營造初體驗,為遠道而來的環保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也讓大家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