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活珊瑚覆蓋率 26年間減少60%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墾丁活珊瑚覆蓋率 26年間減少60%

台灣墾丁海域珊瑚群聚 由多樣生態走向單調

2012年09月11日
本報2012年9月11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由台灣中研院等海洋科學家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墾丁海域的珊瑚生態系26年來越來越走向單調,而活珊瑚的覆蓋率也在26年間減少60%。珊瑚是海洋生態系健全的指標,此現象令人憂心。

生態完整的墾丁珊瑚礁(陳昭倫提供)

由中央研究院、馬來西亞、澳洲組成的12位海洋專家研究團隊,日前以台灣墾丁萬里桐海域珊瑚礁為分析對象,發現過去26年間,6次的劇烈颱風以及2次的珊瑚白化事件之大型擾動,已經使得原本以枝狀「軸孔珊瑚」為主的珊瑚群聚,逐漸成為以山狀的「微孔珊瑚」和「藍珊瑚」為主的珊瑚群聚。同時,這些擾動使得該海域內活珊瑚的覆蓋率,在26年之間降低六成。

研究團隊成員、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這顯示台灣珊瑚礁生態從原本的多樣生態組合狀態,逐漸走向單調群聚的現象,令學界憂心。

據陳昭倫介紹,這項研究共分析1985年至2012年之間,台灣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西邊萬里桐海域的珊瑚礁群聚之變動,以及這段期間當地的生態擾動。結果證實,當地海域主要珊瑚群聚由枝狀珊瑚變成山狀珊瑚。同時,此地海域的活珊瑚覆蓋率,從1985年的47.5%驟減到2010年17.7%,26年之間活珊瑚覆蓋率減少63%。

相對地,與珊瑚形成激烈競爭生存的大型藻類則由2003年的11.3%增加到2010年的28.5%。以及,1999年到2005年6年間,無重大海洋干擾,活珊瑚的覆蓋率即返回到1987年的水平。

巨大健康的微孔珊瑚(陳昭倫提供) 「天秤颱風」過後殘破的微孔珊瑚(陳昭倫提供)

這些數據顯示,大型的生態擾動事件以及人類的活動,皆深深影響珊瑚礁的生態組合。這些自然的大型生態擾動,使台灣海域的珊瑚礁從原本的多樣生態組成,逐漸走向單調群聚,最後或許將無法永續。

這項研究是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澳洲詹姆士科克大學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馬來亞大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大仁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大學與中興大學等單位共同合作完成。經費由中研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墾丁國家公園支持。

論文參考網站 http://www.ploson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