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寶守護運動變童書 作者:別怕讓孩子看見社會爭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灣寶守護運動變童書 作者:別怕讓孩子看見社會爭議

2013年06月20日
本報2013年6月19日台北訊,古國廷報導

《守護寶地大作戰》封面。圖片來源:小魯文化一望無際的田野種著飽滿的稻米和甜美的西瓜,大人們在田裡辛勤農作,而孩子們在旁快樂嬉戲,因為不用農藥和化肥,田間可見牛背鷺、彩鷸、白腹秧雞的蹤影,這是人與自然一同繪出的美好景色。但是地方政府卻沒有徵詢居民意見,決定將農地興建科技園區,引起居民抗爭,連孩子們也感受到大人的焦慮。

「不想要我們的田不見,不想要家沒有了,所以我跟爸媽說,要跟他們一起保護我們的地,」國小五年級的洪曉潔說道。「我爸爸、媽媽也不想要土地徵收,但是他們都講,小孩子別管這麼多,」她同學回答。「我們當然要管!這裡會不會變成工業區,跟大人、小孩都有關係啊!為什麼不管…」曉潔激動回答。

這些情節出自於小魯文化出版的新書《守護寶地大作戰》當中。這本書是獲得多項文學獎項肯定的兒童文學作家周姚萍,以苗栗灣寶社區土地保留運動為藍本,撰寫的兒童成長小說。該不該讓小孩了解土地徵收等社會爭議?兒童文學是否能提供管道讓孩子理解社會議題?在小魯文化昨(19日)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辦的《守護寶地大作戰》新書分享會上,有諸多分享與討論。

讓孩子看見社會「真貌」  未來有勇氣面對

《守護寶地大作戰》作者周姚萍《守護寶地大作戰》作者周姚萍對於是否應該讓小孩知道社會爭議時說道,「兒童文學創作者因為看待兒童的態度不同,而呈現在作品中。例如有些創作者認為應當保護兒童,所以作品就不會提到社會的爭議和黑暗面,」「但是大人沒有權利去選擇我們所看見的,如果我們去篩選孩子們所接收到的訊息,讓他們生活在粉飾太平的世界,等到孩子長大接觸到社會的現實面,有可能會適應不良。」

周姚萍繼續補充,其實孩子年紀小、可塑性高,除了讓他們看見純淨美好之外,也要讓他們看見社會很不堪的那一面,讓孩子看見社會的「真貌」,未來在面對相似困難時,才有勇氣去面對。

讓孩子從中獨立思考,未來有力量做對的事

然而讓孩子看見社會議題,並非赤裸裸將爭議呈現在他們眼前,像《守護寶地大作戰》就以原本支持農地蓋工廠的搗蛋大王寶弟,和反對土地徵收的「恰北北」女生曉潔,在兩者一來一往的互動間,讓孩子體會土地對人的重要。

周姚萍表示,選定調皮搗蛋的寶弟、和富正義感的曉潔當主角,是想讓孩子認同這些角色。也許主角們很像孩子身邊的同學,甚至自己本身,所以讓孩子在閱讀時將能把自己投射在故事中,與主角一同面對土地開發,以及經歷這些事情所得到的成長與轉變。

「兒童文學不是教課書,所以書中不會強硬告訴小孩土地對人的重要,而是將贊成、反對開發的正反意見並陳,讓孩子自己思考,這樣才能激發出他們的自主性,於未來生出力量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周姚萍補充。

讓孩子知道權利遭受剝奪,要起身保護

灣寶保留運動的靈魂人物洪箱而新書分享會上,也邀請灣寶保留運動的靈魂人物洪箱,以及她的女兒和外孫與會。自1995年洪箱等人首次起身抗議灣寶土地徵收,到2011年內政部營建署將「後龍科技園區農地變更案」駁回。

面對這16年的抗爭由作家寫成兒童小說,洪箱表示,「以前的教育只告訴我們義務,卻不告訴我們有什麼權利,這本書讓孩子們早點知道與在地的情感和文化不能隨便被剝奪,當權利受損,應該要勇敢的保護自己。」

當問及洪箱的女兒張嘉玲是否會告訴自己孩子,保護灣寶這塊土地的故事,和人與土地關係,張嘉玲則說,將來會告訴孩子這些故事,至於人和土地的關係,其實看著他們跟著農作,在田裡玩耍待上半天、一天,與土地的情感不用言語孩子便能深刻體會。

洪箱的女兒和外孫的幸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