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疫情啟示錄】輕忽野生動物流行病監測 人類付出健康代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鼬獾疫情啟示錄】輕忽野生動物流行病監測 人類付出健康代價

2013年08月08日
本報2013年8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目前鼬獾是台灣食肉目野生動物族群量最大、分布最廣泛的物種,但卻往往淪為流行病的受害者。(圖片來源:特生中心)國際上已發展出「保育醫學」的概念,強調生物圈共同的健康,但台灣卻無感於保育醫學的重要性,直到近日因狂犬病疫情席捲全台,公部門不但要因應每日湧入的疫情資訊,民間各種言論以及要求更讓防疫工作手忙腳亂。近日迫於社會壓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倉促提出野生動物疫情監測計畫。

台灣研究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的學者非常少,都靠生態學者以及獸醫學者合作,自籌經費致力於實務工作。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博士後研究陳貞志,剛從加拿大完成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博士學位,正好在這一波狂犬病疫情派上用場。面對這波疫情,他建議應釐清野生動物族群在這次事件中的角色,避免錯誤判斷影響防疫。因此,最好能積極進行野生動物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

一個地球  健康一體(one earth, one health)

流行病學主要致力於研究影響疾病發生與健康狀況的因素,藉以制訂疾病防治以及促進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學。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簡單來講,就是把流行病學的概念用在野生動物身上,找出影響野生動物疾病發生的原因,以達到疾病控制與預防。

陳貞志說,過去因對於野生動物疾病不了解,直到近十幾年來,對野生動物的流行病學的研究增加,才逐漸了解,野生動物的健康會影響人以及畜養的動物。

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一直都是很接近的,例如都市中的麻雀、鼩鼱,郊區接觸的機會更多,只是往往被忽略。「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野生動染病感染給人類」陳貞志指出,高達80%的疾病都是人畜共通的,這種例子拾手可得,如HIV一開始就是從猴子感染給人類,SARS冠狀病毒也是因蝙蝠(更正註)帶源傳染給人類社會;最近台灣聞之色變的禽流感,以及狂犬病疫情都與野生動物有關。

由此顯示野生動物健康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說明了人無法排除在生態系統之外。因此,保護好生物圈,將野生動物照顧好,人類也會跟著好。

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內涵包括實際調查了解野生動物族群染病數量、染病個體比例;回答哪些個體對疾病感受性高(染病後容易死亡)、那些個體則抵抗力高;經由這些資訊判斷哪些動物是保毒宿主,藉由控制保毒宿主族群,控制甚至消滅疫情。這過程包括決定使用防疫的方式,即便疫情完全控制、消滅後,還必須持續監控,確保防疫效果。

強化流行病學  力抗狂犬病毒

這次狂犬病疫情主角出乎意料的來自台灣本土的野生食肉目動物鼬獾,超出台灣防疫的經驗。陳貞志認為,啟動野生動物疫情監測最好包括找出疾病熱點或無疫情的區域、疾病傳染率估算以及族群分布;疾病傳播模式影響因子為何,包括族群密度、棲地模式,以及這波疫情對於保育類野生動物群的影響,例如黃喉貂、黑熊以及石虎的族群。

陳貞志建議,應針對食肉目野生動物捕捉採樣、檢體、篩檢,可提供疾病傳播模式參考,鑑定保毒宿主是鼬獾或其他動物。若確定野生動物族群內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帶原率,就應考慮啟動對野生族群的防疫措施,不排除在野外施放誘餌口服狂犬病疫苗。

鼬獾屬於食肉目分布最廣、族群數最多的物種,令人擔心其族群密度高,再加上棲地破壞,集中效果後更密集,以及環境變遷等因素,可能使感染機率增高,導致疫病控制不易。

陳貞志解釋,鼬獾基本上是膽小的動物,即使在野外環境調查拍攝,都很難看到鼬獾。即使是死在山林間,小小的軀體很難發現。「當我們看到1隻死亡的鼬獾,只是冰山的一角,可能更多死亡的鼬獾未被發現」不會只是統計數字上的50幾隻。

至於是否使用誘餌疫苗,應植基於疫情調查的結論,了解疫苗的安全性、目標物種、投與時機、投與地點及產生免疫的個體比例目標。

漠視野動流行病學監測  生物多樣性保全空洞化

流行病學監測需要長時間累積資料,才能稍微架構基礎資料,提供防疫、保育醫學參考。台灣長期以來缺乏針對野生動物監測,只針對法定傳染病進行一部分野生動物監測,而使得野生動物流行病學資料處於空洞狀態,遇到疫情急就章進行監測,事倍未必功半。

陳貞志舉野外鼬獾族群為例,長期以來,鼬獾族群一直飽受犬瘟熱的威脅,7成的家犬在感染這個病毒後,身體不會出現症狀,可是被感染的家犬還是可以繼續從身體各個孔道排出病毒。屬於貂科的鼬獾,對犬瘟熱病毒根本無法招架,只有死亡一途。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灣野山羊身上,疥癬蟎具有嚴重之皮膚病變並造成感染個體死亡,讓台灣特有種保育類動物奄奄一息,研究團隊大聲疾呼也得不到重視。

台灣野生羊族群飽受疥癬蟎之苦,造成族群死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犬瘟熱不但殺死台灣鼬獾,在華南鼬鼠、鼬獾、白鼻心、食蟹獴、麝香貓、黃喉貂、石虎及小黃鼠狼等台灣本土食肉目物種身上,都曾發現過病毒,即使是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這些人為干擾理應最少的地方,仍發現因犬瘟熱死亡的動物屍身。

犬瘟病雖來自犬隻,但家犬有疫苗可施打,又不會傳染給人,因此對於鼬獾等野生動物感染犬瘟熱根本不在意,誤認為是保育人士的人道作為,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全的威脅視若無睹。

長期進行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監測的團隊:

持續於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的陳貞志,長期與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合作,也是裴家騏教授研究團隊成員。目前台灣至少有3個研究團隊針對不同對象的野生動物進行疫病監測,包括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裴家騏研究團隊針對食肉目野生動物、台灣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研究團隊針對海龜、嘉義大學獸醫系助理教授楊瑋誠研究團隊針對鯨豚。(若有遺漏之處,敬請留言告知)

 

更正註原文「果子狸」經陳貞志博士指正,應為「蝙蝠」;果子狸傳播SARS是錯誤的訊息。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