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 年3月8日

春天來臨前 讓我們一起走過廢核

生活中的一番風景。番紅花提供

為孩子做便當已做了9年,
可以的話,我想就這麼繼續做便當做下去。
可以的話,我想要就這樣一直平安下去。
可以的話,我想要沒有疑慮的自然老去。
可以的話,我想要台灣的海浪和魚群,台灣的土地和作物,一直純淨可食下去。
可以的話,我想要「核廢料「這東西別時時刻刻侵擾著此處子民的心,
可以的話,我想要日本福島至今的黑滅慘劇,永遠不要發生在我這裡。
可以的話,我希望政府不要再用劣術來愚弄、操作、洗腦,在這個斷層帶上,到底誰敢跟天跟地說,擁核是掛保證安全又效率。

» 閱讀全文

從暴風雪中誕生的哥吉拉

哥吉拉。圖:維基百科。

我以前總覺得核武跟我所住的台灣很遙遠,像是以前冷戰時代美蘇如果大戰才會發生的事情,不過透過日本(民間或官方委託民間)的土壤檢測地圖(連結是核災後2011年度版本),才感受到遠方的核試爆原來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環境,甚至,最近還有台灣民眾在立法院測到核武常用的鈽元素呢,彷彿電影裡的東西突然出現身邊似地不可思議。

» 閱讀全文

  

焦點新聞回顧

全面廢核,缺你不可。

精彩專文回顧

推薦讀者回應 | 環境教育最佳錯誤示範

訪客:

當接到這通電話時,坦白說在下的心好痛,環境教育是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研究著作的發表(公害防治領域),從一開始議題的選擇到最終完成刊登於國際期刊,供全球民眾的閱讀,著作發表的能力難道不是教育方法中的一種管道嗎?

再者,數年的教學在下將自己的著作與工作上的實務經驗適度調整配合課程製作相關教材, 提供學生對於環境保護有不同層次的思考與辨別評析能力, 並將整學期的授課內容做成教學報告書,對於學習成效及課程核心能力進行評估,並針對各式檢討提供改善措施及建議,當作個人教學相關證明文件。。

» 閱讀全文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網編:洪郁婷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