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甲農場圓夢記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千甲農場圓夢記

2014年03月03日
採訪/撰稿:陳佳珣;攝影/剪輯:陳志昌

眼前這塊田,不是一般人印象中整齊工整的菜園景象,一個個小土坵上,有著零星的菜,草倒是不少,讓它顯得自然又帶點狂野。田裡頭有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板,它既前衛又現代,千甲農場位在新竹市邊緣,它的經營模式有沒有可能開創農業的新風貌…

新竹市郊的千田農場。

農地上堆起一個個小坵,這些枯枝落葉和稻梗,在陳建泰眼中是寶,落葉堆裡有馬糞、樹葉、稻草和自製的微生物菌。種植時,只要給它一把泥土、澆個水,蔬菜根系在伸展同時,微生物菌也逐步分解這些有機質,轉化為養分讓植物吸收,3個月後,土坵就會慢慢變矮。對機械化、大規模耕作沒好感的陳建泰,在研究各門派的方法後,選擇了樸門的厚土種植法。

陳建泰也不常除草,在土坵上挖個洞就可以繼續種植,如果草太長,就除一除,換個地方另起爐灶。這裡不噴灑農藥、化學肥料,甚至連有機農法可以使用的藥劑也不用,雖然蟲害嚴重,田裡的菜看起來也不多,卻能提供50個家庭一整年。

不施藥,也不常除草,陳建泰選擇了樸門的厚土種植法。

這塊地就位在新竹市千甲里,頭前溪畔,屬於新竹市的邊陲地帶。站在田裡,就能看到不遠處有兩座砂石場。許多原住民離開部落來城市謀生,選擇在這裡落腳,主要從事建築、營造板模的勞動工作,領的是日薪,收入不穩定。劉美玲長期關心都市原住民,當初來到這裡,心中有些不捨,如今經過4、5年的輔導與協助,居民的生活,漸漸有了轉變。

因緣際會,陳建泰也來到千甲里,任職於工研院的他,家裡務農,有一座農場,當個農夫,一直是他的夢想。因此他向工研院提出CSA社區協力農業的計畫,由社區和家庭來支持農場,每個家庭一年預繳固定費用,農場每週配送蔬菜,千甲農場因此誕生。陳建泰認為,都市原住民要回到原鄉生活,不容易,如果能靠著對農業特有的天份,就可以有安穩的生活。

工研院的資源投入後,陳建泰工作的地點從辦公室換到農場,他認為集約式、大規模的農業,會破壞環境,小規模的生態農業,才是未來該走的路。為了讓農場可以不借助外界協助,自己站穩腳步,他決定透過社區力量來支持農場,社區有安全的蔬菜來源,農場也可以獲得穩定收入。

透過社區力量來支持農場,社區有安全的蔬菜來源,農場也可以獲得穩定收入。

去年,陳建泰與劉美玲催生了里巴哈克協會,爭取到政府多元就業補助。現在,有4位住這裡的原住民女性在農場工作,有穩定收入,讓她們的生活更加安定。陳建泰和劉美玲除了教導他們耕作方式,也把原住民採集野菜的智慧納入,希望維持與原鄉部落的連結。此外還有室內課程,提升他們農場的經營理念與知識。

農場每個禮拜有3天會配菜,配送對象以團體為主,如果是個人就得自己來拿。林秋涼除了來拿菜,也下田當志工,回想農場開闢之初,其實相當艱辛。這裡土壤的PH質高達8.3,不利耕作,慢慢改良才步入佳境。林秋涼表示,來這邊可以親近土壤、親近大地。

目前千甲農場有50個支持家庭,其中工研院佔了30幾個,是千甲農場最穩固的奧援。工研院楊秀之是陳建泰多年的同事,成為支持家庭源於對陳建泰的信任,她認為,這不只是支持農夫,更是支持他的理念與永續耕作方式,也等於支持未來的環境。

目前千甲農場有50個支持家庭,農場每個禮拜配菜3天。

每個禮拜三下午,是千甲農場最歡樂的時刻,孩子們遊玩的歡笑聲,不絕於耳,有志工在千甲農場開了親子課程,讓家長帶孩子來這裡體驗農村樂。農場裡有豬、有雞、還有鴨,對孩子有莫大的吸引力。很多小朋友原本不喜歡吃菜,回家後都喜歡吃這裡種的菜,每個禮拜,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來這裡玩。一位媽媽表示,住在公寓,平常沒機會跑跑跳跳接觸大自然,帶小朋友來這裡種菜,看看花花草草,體驗農村生活。

工研院也與學校合作編寫教案,讓千甲農場變成教育園區,並且對外開放,農場有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系統,有自然農法,還有移動式的除草雞,和筊白筍田除螺的好幫手──鴨子。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志工分向主持人呂耀洲表示,農場本身就擁有豐富的題材,請老師協助做教案,希望讓孩子們體會到,自然農耕和慣行農法的不同,更憐惜這片土地。

農業,有很多想像空間,陳建泰在千甲農場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探索另一條可能的出路,他希望18年後,里巴哈克協會就能結束,因為代表農村已經不需要協力,就能靠自己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陳建泰期待未來農村不需要協力,能靠自己走出康莊大道。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