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2014年08月04日
2014年8月4日我們的島綜合報導

氣爆始末

黑夜裡,火光四起,高雄一夕變成危城,沿著道路連續爆炸,碎屑飛揚,路面塌陷,生死瞬間。

消防員在氣爆現場進行搶救工作。

7月31號,高雄發生丙烯外洩,造成氣爆,街道變成長溝,車輛有的被炸飛,有的掉進溝裡,石化管線與維生管線應聲斷裂,停水2萬多戶,電力中斷1萬2000多戶,天然氣停供2萬3000多戶。

丙烯是石油、天然氣提煉的副產物可作為工業原料,在空氣中濃度只要達到2%以上,遇到火星,就可能燃燒爆炸。環保局指出,發現一條4吋的管線壓力異常,流量計顯示每小時少了3.77公噸。這場爆炸案矛頭指向李長榮化工,發言人表示一旦釐清,不會迴避責任,全力配合調查。

家園走樣,居民無語,對於地下埋了什麼,所有人一頭霧水。而市府確認丙烯外洩時,第一時間通知的卻是中油與中石化,當時是哪條管線、誰的管線洩漏,政府完全不清楚。

從當晚8點多異味傳出到連環爆炸,3個多小時,都無法判斷哪裡洩漏,是什麼氣體,消防人員不知道腳下是石化管線。雖然環保署毒物小組晚間10點20分左右到場進行分析,直到11點55分市府才確認禍首是丙烯,但大爆炸已經緊接著發生,根本來不及啟動化學防災機制,導致傷亡慘重,無辜生命犧牲。

如果,石化之城是嚴謹的防災之城,清楚風險,機制健全,那一夜的高雄,或許不會被連環氣爆震裂,人們不會流下那麼多眼淚。

巨大的爆炸力道將路面掀開。

失控的地下危機

城市不斷發展,許多維繫城市運轉的管道線路,也是密密麻麻地高度擴張,在城市地底形成巨大蛛網。根據高雄市府統計,從水電、瓦斯、排水到輸油管線,高雄地底有著總長度達到12萬公里的管線世界,形成一個複雜的地下系統。

這些輸送乙烯、丙烯的輸送管,一路由高雄南邊的碼頭,穿越城市熱鬧區域,送到北邊的石化工廠。當石化輸送管線原料外洩引發爆炸,這才讓人驚覺到城市對於地下管線的掌控,是否出現嚴重疏失?

面對地下管線設置問題,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核准權責在地方,高雄應有充分地下管線資訊。但是高雄市長陳菊表示,管線設置路線,中央與地方權責不清,如果經濟部認定由地方負責,未來不排除讓不安全管線,完全遠離市區。

地球公民基金會在事件發生後,召開記者會呼籲,公開城市地下管線資訊,讓市民清楚自己身處的居家環境。這場石化危機,不但是管線管理問題,也是城市治理的問題,應該讓危險管線遠離市區,甚至反思危害工業的擴張是否還要繼續?

地球公民呼籲政府公布全台石化地下管線。

健康風險

華運輸送丙烯到李長榮化工的管線洩漏,導致連環氣爆,猶如電影災難片中的場景,在高雄真實上演。

凌晨4點多,國軍核生化偵檢車就已經進駐現場,24小時監測空氣中的污染物。擔心氣爆現場還有丙烯殘留,化學兵全副武裝,進行地毯式的監控。丙烯濃度低的時候,無色無味,民眾難以防範,如果地下管線持續洩漏,讓民眾長期暴露的話,可能會有基因的傷害而致癌。

石化管線在市區穿梭,輸送著各式各樣微毒,甚至劇毒的原料,成為不確定的健康風險,而包圍著高雄市區的石化工廠,卻是難以防範的健康殺手。沈建全教授曾經參與研究團隊,一同評估中油煉油廠、仁武和大社工業區,這個北高雄的石化重鎮,對仁武、大社、楠梓、左營四個地區的民眾,所造成的健康風險。他在空氣採樣中發現了甲苯、乙苯、二氯甲烷、氯仿等各式各樣的污染物,相較於高雄的旗山、美濃與花蓮,石化廠周圍四個地區的居民致癌風險,約為兩地的1.88倍及4.52倍。

空氣污染無遠弗屆,被石化工業包圍的高雄市民無處可逃,尤其在冬季,空氣擴散的條件差,更要忍受這些污濁的空氣,如今隨著都市擴張,民眾和石化工廠比鄰而居,更加深兩者的衝突。

高雄人VS.石化情仇

從1946年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府海軍燃料廠開始,中油就近選在高雄後勁興建一輕,開啟高雄地區和石化產業緊密連結的歷史沿革。

石化工業和高雄發展密不可分。

60多年來高雄市與石化產業為伴,從中油高廠、大社和仁武工業區,一直到前鎮、大林蒲、林園、大發工業區,幾乎整個高雄都被石化產業包圍,也帶領著高雄人走向重工業發展,形成緊密的產業鏈,數十萬的高雄人倚賴石化業維生。

歷經一個甲子,現在的高雄居民正在承擔台灣石化發展的代價,石化產業的高汙染、廠區內工安事件頻傳,各石化工業區都爆發過嚴重抗爭,但這一次的丙烯爆炸事件,更是揭露了石化產業深藏底下,還有許多潛在,沒有被看到的高風險,以及高雄人被迫與石化產業為鄰,不公義的處境。

搜救犬在現場搜尋生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