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迷離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水田迷離

2014年10月27日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葉鎮中

蘭陽溪沖積出的寬廣平原,百年來,人們勤奮耕耘。水田,成為宜蘭最美的地景、農人與土地互動的舞台,生物棲息的家園。它調節著微氣候,吸收了二氧化碳,調節洪水,涵養地下水。十多年前,這裡的田卻開始長房子、不長稻子,眼看房子越長越多,在地宜蘭人發起搶救行動...

在地宜蘭人發起田地搶救行動。

淺淺的水,映著天空的雲彩,微風吹出漣漪,隨著季節變換,風再吹起,映入眼簾的是擺動的稻浪,飄進心裡的是淡淡稻香。好山好水好田園,吸引著都市人,2000年農發條例修正案,允許自然人買賣農地,面積兩分半以上農地,持有2年以上,就可以興建農舍,就此開啟農村變形記。

興建農舍的相關規定,原是體貼農民居住與務農需求,但許多座落田中央的農舍,不是以務農為前提,都市人的田園夢,逐漸變成農村的噩夢。農舍濫建全台蔓延,宜蘭情況最為嚴重。守護宜蘭工作坊提供,全台的新建農舍,有7成集中在宜蘭,2010年以來,平均每年700棟,一天兩棟,宜蘭很痛。

農舍濫建宜蘭情況最為嚴重。

農地商品化,價格越炒越高,真正想種田的人,反而買不起田,缺乏區域性規劃,農地破碎了,農舍污水排放還影響了灌溉水源。宜蘭農田水利會會長許南山表示,最近檢測350件水質,其中85件有微量重金屬,農地濫建農舍的問題,比毒油還嚴重,宜蘭縣現有的農地,按照現行政策,等於可以蓋8萬多間。

守護宜蘭工作坊李寶蓮表示,希望落實農地農用,地方政府訂定自治條例,保護宜蘭的水田地景和優良農田,中央修改農發條例第18條,遏止農舍濫建。20多個民間團體也聯合呼籲,種田不要種房子,這是許多世代務農老宜蘭人的心願。

種田不要種房子,這是許多世代務農老宜蘭人的心願。

許多人來宜蘭買農地。

住在壯圍鄉新南村的代耕業者黃國添,認為宜蘭是能種出好作物的好地方,稻米、蔥、蒜、哈密瓜、西瓜,樣樣都好。他說,國道五號通車、桃園二航廈徵收之後,許多人往宜蘭來,靠近蘭陽溪口的低窪地,一坪將近一萬塊,員山、大湖底那邊的地,一坪兩、三萬,種田的人有能力買嗎?

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要達到40%的糧食自給率,需要74到81萬公頃農地,目前實際耕作的農地卻只有68.6萬公頃,優良農地只有44.6萬公頃,如果說科學園區、工業區鯨吞了農地,氾濫的農舍則是一點一滴的讓農地流失。守護宜蘭工作坊李寶蓮表示,把房子種在田中間,前庭後院填起來,整個農地就破碎了,未來要作為農業使用就非常困難。

農舍使田地破碎,未來要作為農業使用非常困難。

宜蘭縣政府希望劃設有機農業專區,進行區域性的相關配置,減少農地破碎,但連綿完整的水田已經不多,靠近蘭陽溪口的新南村,是少數還有大片水田的地區。

家住宜蘭市的林哲安,20出頭就已經是資深鳥迷,農舍濫建使得農地破碎與減少,適合水鳥的棲地也越來越少,在他的賞鳥經驗中,一種從前很普遍的董雞,如今難得一見。他在新南田野聽見董雞的聲音,促成了他的田董米計畫,希望透過提高農產品價值,增加農民的耕種意願。

主打董雞的田董米計畫希望能夠提高農產品價值。

林哲安說,這些都是私有地,如果居民打從心裡想好好種田,土地就可以保留。有生態跟農業結合,可以增加地主收入,他們就會願意保護鳥類,保留土地。

以保護數量稀少的董雞為名,夢想留住連綿水田,林哲安推動無毒耕種,以高於盤商的價格收購稻米,建立田董米品牌,70多歲的阿農伯,接受了他的想法,改變了耕作方式。

這處2.3甲的水田,是田董米的夢想基地,0.5甲種植秈稻,完全不用藥,1.8甲的梗稻,農藥、肥料減量。林哲安還請阿農伯幫忙,在田間營造一處適合董雞的棲息地。夢想是留住新南的25甲水田,第一年做出了成績,種出的米賣得好,阿農伯成為田董米的最佳推銷員。

林哲安推動無毒耕種,希望宜蘭的好土種田不要種房子。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水田迷離】
10/27(一) 22:00首播
11/01(六) 11:00重播

※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