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期延續感動 給孩子友善環境的童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工作假期延續感動 給孩子友善環境的童年

十年一刻生態工作假期分享會,系列報導三

2014年12月15日
本報2014年12月15日台北訊,洪郁婷報導

人與自然的連結 如何「教」給下一代?

看到爸爸在樹上修剪枝葉,兩兄妹也吵著要上樹。為了滿足孩子的心願,陳理德於是用麻繩和修剪下來的枝條,為孩子做了一道樹梯。這是一個善於化想法為行動的家庭。

孟琬瑜和陳理德夫妻倆都熱愛山林,他們的一雙子女在父母的薰陶之下,當然也對自然不陌生,優游於山林田野。但是夠嗎?孟琬瑜問道:「我們的孩子對自然的接觸是夠的,但是這樣就夠了嗎?他們長大之後就自然會做出友善環境的行動嗎?」

無論學校裡,日常生活中,人們活得好像和自然沒有關聯。孩子一踏出家門便和自然絕緣,孟琬瑜夫婦決定,他們要給孩子更多。2011年第一次接觸到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舉辦的工作假期之後,怎麼給孩子更多,似乎有了可以實踐的方法。

生態工作假期上癮 生活中延續環境友善

孟琬瑜: 參與到實際執行,我的親子工作假期。攝影:洪郁婷從第一次參加工作假期之後,好像開啟了這家人上山下海的工作假期之路。到七股參加護沙工作假期,為了留住飛揚的沙子和其他志工一起,頂著海風編出一道道竹柵,接著上陽明山清除水生外來種,然後又到海邊淨灘。除了參加各地的工作假期,孟琬瑜一家也積極參與像是幫忙統計青蛙數量,協助陸蟹過馬路等公民科學調查。

每一次的行動裡,無論是志工們協力改善環境的成就感,或是辛勤勞動後和土地培養出的感情,都讓人滿心感動,但是一回到日常生活裡,深刻的體會都稀薄的彷彿昨日的夢。想要延續這些感動,在生活中發揮友善環境的能量,就在新竹科園國小,2012年9月的工作假期開枝散葉。

作者一家參加七股護沙工作假期。圖片來源:孟琬瑜。

發現孩子母校的綠色璞玉

科園國小沒有操場,卻有一塊值得驕傲的生態區,長期卻乏照顧卻導致雜草叢生,老師也不太帶孩子到生態區上課。家長們也開始提出「何不把生態區清空作操場?」、「生態池很危險,孩子可能會跌進去」……等各種說法。

捨不得綠色寶地蒙塵,孟琬瑜夫婦決定用自己的經驗,為復興生態區舉辦「校園親子工作假期」。幾個家庭和老師聯合起來,以環境衝擊最低的手作方式,每個禮拜為更適合孩子學習的校園環境努力勞動。

科園國小工作假期,大小朋友協力鋪設步道。圖片來源:孟琬瑜

第一件工作是幫生態池清淤,重新種植水生植物。孩子是喜歡生態池的,工作假期中只要一有空檔,所有的孩子都圍繞在生態池邊,聚精會神的觀察水中生態。看到這樣的情景,那些想要填平生態池的聲浪自然就消失了。

專家建議陳理德,幫生態區過於茂密的樹枝作修剪,讓陽光透進地面,底層的植物才有生長空間。修剪枝葉,以人工干預自然的作法,曾讓孟琬瑜感到迷惑,有什麼比自然更懂得生長之道呢?結果證明,透進陽光的樹林,生態變得更豐富,蜜源植物再度開花,蝴蝶出現了,蜻蜓也回來了。捨不得修剪而留下的枝條,也在一次颱風過後,被自然的園藝師修掉了。

透進陽光的生態區飛來孔雀蛺蝶。圖片來源:孟琬瑜透進陽光的生態區出現蜻蜓。圖片來源:孟琬瑜

愛會蔓延 親子團發揮力量

行動要有意義,要建立起連結。孟琬瑜夫婦辦理校園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成功凝聚了幾個願意為環境付出的家庭。目睹校園明顯的變化,即使味參與的老師們也能感受到生態工作假期的能量,而這股能量也逐漸擴散到更多人身上。

知道這群親子團把每個週末貢獻在優化校園環境,社區發展總幹事受到感動,把之前工程剩下的石磚,全部捐給親子生態工作假期運用,為科園國小新添兩條綠意步道。另一方面,由家長會發起的「家長友繕日」召集了20個家長,只花了2小時,就把總務處累積的100張待修課桌椅,全數修理完畢。學校老師開始感受到,家長是學校強大的後援!

對環境友善,發揮個人力量為環境盡心的的氛圍,蔓延在科園國小的校園和學生家庭裡。給孩子一個友善環境的環境,這份的理想正在逐步實現。下一期的親子生態工作假期,將跟上食安議題,以食農教育為主題,恢復學校屋頂上的菜園功能,從培苗開始,一切自己動手。科園國小的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正蓄勢待發。

作者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