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永續海鮮尾牙上菜 吃得安心兼顧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團永續海鮮尾牙上菜 吃得安心兼顧環境

2015年01月23日
本報2015年1月23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食安風暴接連爆,企業、公司行號尾牙能否兼顧健康美味,同時又守護環境?海洋資源日漸匱乏,怎麼吃才永續?由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彰化環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10個環團,共同舉辦了「永續海鮮聯合尾牙」,將供應以友善漁法補撈的漁獲、友善農法種植的蔬食菜餚,盼推動尾牙消費成守護環境的重要力量。

環團聯合「辦桌」,24日中午將在板橋永安公園活動中心席開18桌,以實際行動召告大眾:美味佳餚兼具環保並不難。尾牙菜單分成「永續海鮮料理」的海鮮素(魚素)桌,以及「無毒蔬食料理」蔬食素桌。今(23日)的記者會上,大廚端出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豐盛菜餚。

生魚片來自友善漁法,中間肉較深的為紅魽,可替代黑鮪;芥末是阿里山新鮮山葵花蓮養殖的台灣鯛,肉質鮮美,主廚武展丞說,簡單用醬油清蒸就很好吃。

海鮮羹,蝦仁、蛤蜊皆為在地友善養殖,中卷則是友善環境捕撈。麻油烏魚湯,採用新竹市香山的永續養殖烏魚。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副執行長甘宸宜表示,永續海鮮觀念在全球海洋保育運動已推廣多年,界定何者為永續海鮮的主要考量項目為「漁法、撈捕對象、族群量」,每一項皆需漁業管理、嚴格執法和產銷履歷制度來支撐。此次環團聯合尾牙即是帶頭示範,告訴社會各界落實永續海鮮觀念絕對可行,而且一點也不難。

永續海鮮、友善農法蔬食菜色上桌  產銷履歷看得到

大廚武展丞表示,強調「來源」非常重要,學日式料理出身的他,曾看到有人從基隆河抓了許多魚,「這些魚到底會去哪裡?」這幅畫面一直在心裡縈繞不去。而深入瞭解後,知道現代商業化捕撈採「一網打盡」作法,只重視經濟價值魚種,其他海物卻以賤價出售,非常浪費。

主廚武展丞解說菜色

承辦此次尾牙海鮮料理部份的湧升海洋公司老闆徐承堉表示,桌上的海鮮食材都符合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 簡稱RFI),可追溯其來源,只要用手機掃描QR CODE,如何捕撈、養殖等產品故事,消費者都看得到。

徐承堉說,做到這樣的資訊公開,消費者、生產者能一同監督,各項細節才有改善空間,讓生產過程變得更透明、細緻,讓被外部化、忽略的環境成本再納入經濟活動中。

每一道菜的食材,都能透過QRCODE掃描,連結產銷履歷網站,以及生產故事等產品細節。

但當產品價格因環境成本內部化而提高時,是否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對此,徐承堉表示,數字上看起來確實比較「貴」,但與食用瀕臨絕種的物種,如黑鮪魚相比,雖然多付一些錢,守護的卻是難以金錢衡量的無形價值。

他進一步指出,從認知到行動之間的確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就他觀察,人們常常是從有了下一代後,才會開始認真地採取改變行動。例如懷孕的媽媽會特別注意吃什麼、用什麼,對孩子最好,也願意支持以消費守護環境;而中老年人也以有未來感、在意下一代生活環境者,比較容易在接收訊息後改變行為。

犒賞員工、體貼地球  自然吃好安心

除了海鮮桌,負責蔬食料理的呷米共食廚房,則端出「地瓜茶巾」,呷米共食廚房代表楊佩珍解釋,食材來自灣寶農民洪箱種植的自然農法無毒地瓜,滋味簡單、香甜。 此次尾牙料理也多是當季無毒食材,來自台灣各地採用友善土地耕作方式的小農、有機農場。「每道菜背後都是農夫堅持理想的動人故事」楊佩珍說,希望能以 「吃」的力量捍衛地球。

呷米共食廚房製作的地瓜茶巾,地瓜來自灣寶洪箱所種

主婦聯盟董事長江妙瑩表示,食物與生活關係最密切,而安全的食物來自健康的土地和海洋,透過綠色消費和飲食教育,進一步讓消費者了解自己是「有選擇」的,只要慎選海鮮、支持友善環境的農法、漁法,就能慢慢改善土地劣化、漁業資源枯竭的難題。

想辦一場吃得安心又愛護地球的尾牙宴嗎?詳細資訊可洽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email:twsousa@gmail.com

【環團聯合尾牙菜單】

海鮮素桌菜單,介紹食材來源及故事

蔬食桌菜單,介紹食材來源及生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