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意見」滿天飛 能源會議延宕無共識 改革看不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其他意見」滿天飛 能源會議延宕無共識 改革看不見

2015年01月27日
本報2015年1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全國能源會議26、27兩日舉行下來,只見會場中共識達成少,更因擁核、反核兩陣營互相反對下,即便是積極改革的政策也遭打為「其他意見」,會議在爭論中不斷延長程序。

27日討論「需求有效節流」、「供給穩定開源」與「環境低碳永續」三大項,並將產出大會結論,由行政院長毛治國宣讀。但在言詞交鋒下,幾乎無達成共 識。包括台南市長賴清德到場爭取原2030年的目標再生能源期程提前至2025年達成,與其他能源改革意見,都因有人持反對意見而無法成為「共同意見」。

能源會議不但議程延宕,更無改革共識

地方挺綠能  中央仍擁核

此次會議採共識決,因此若會議中有人不同意,該條意見便只能列為「其他意見」。面對議程延宕,能源政策卻沒有前進的狀況,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成員團體非常失望,指責是擁核人士為了維護核電而否定綠能等一切能源改革的有利條件。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指出,雖然在與會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們的力爭下,他們原本最擔憂的核電政策終無得到共識,至少核一二三沒有確認要延役,但核工利益相關、推動者與護航的官僚們仍在會議中展現了力圖翻盤的態度,也讓台灣的能源改革遭到拖延。洪申翰批,這樣的作法民眾不會接受,廢核行動平台絕對奮戰到底。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批此會議根本是玩假的,他點名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假如全部都變成其他意見會有甚麼樣子的結果?這裡面所列的,在昨天晚上變成共同意見,有一部分是跟原能會職掌有關,我們會去執行的,就是因為我們認為可以執行,所以昨天晚上會願意同意他變成共同意見。」的言論,認為蔡春鴻就是在毫不掩飾的表示「無論在會議中列為哪種意見,原能會想做的還是繼續會做。」

洪申翰補充,除了蔡春鴻毫不掩飾外,能源局副局長吳玉珍在台東分區會議更有「福島核災沒有人因輻射而死、鐵皮屋上蓋太陽能掉下來死掉就不知道多少人」的發言,直批中央鐵了心護航核電。

蔡卉荀指出,此次能源會議反而是地方首長與民代讓人感到希望所在,除了不分區立委田秋堇兩天全程參與,宜蘭縣籍立委陳歐珀、台南縣長賴清德也都從地方的立場提出改革理念與推動綠能的意願,且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朱立倫今日也重申了反核立場。蔡卉荀向縣市政府喊話,「別再替中央背書,勇敢站出來吧!」

核災非假設  北市曾兵推確認無法處理

田秋堇以他提出應估算核災的救災成本、攻防策略一事,指出在場擁核人士反對的同時更不斷堅稱「核災只是假設」,是罔顧了世界上發生了這麼多次核災的事實。

田秋堇嚴正表示「核災不是假設」,他更引用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多次表示與北市災防中心一再兵推,卻發現台北市的確無法處理核災的結果,指出「地方政府說他們做不到,那麼中央為何不用出來負責?」但這樣的意見也遭擁核人士反對,田秋堇痛批,此次會議比2009年那次更糟。

會議延宕  環團:原能會問錯問題

此次會議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綠盟理事長賴偉傑指出,會議會如此延宕,問題就出在召開會議的能源局問錯問題,當然討論也就會是錯的。

例如能源局在此次提供的背景資料中,多出了一些之前分區會議不曾提出的數據,然而資料根據為何卻未提供;在對備載容量的解讀中,「可見縱有相當之備用容量,電力」系統仍可能因各項突發因素導致供電不足之風險」,能源局自行下此結論,賴偉傑批太荒謬。

賴偉傑指出,此次會議標榜資訊公開與民間參與,但事實上卻都是「假的」,能源局運用類似資料渲染、恐嚇媒體與民眾,太不應該。

擁核收核廢、反核該停電?  正反雙方爭論僵持

至於會議這麼長的時間內,到底都耗費在怎麼樣的討論中?以會議中一度成為共同意見「核廢料應優先放置於支持核電者之住家」一條來看,當時在討論「供給穩定開源」議題時,「核能流言終結者」黃士修強調「核廢料完全有解」。更表示即便一人一生全使用核電,所產生的核廢料也不過一個保特瓶大,若獲妥善處置,可完全隔絕在生物圈之外。

此言引發論戰,立委田秋堇因此提議「核廢料應優先放置於支持核電者之住家」,擁核者則要求補上「缺電時反核者優先停電」後,一度成為共同意見。

對此,清大核工教授李敏表示反對,直稱此完全不可行,「怎麼可能會因為你支持核電後就在家裡收到一個包裹?原能會不可能讓這種事發生!」

「核廢料放在擁核者的住家」一度成為共同意見,擔憂成為國際笑柄,李敏與蔡春鴻連忙反對

李敏批此意見為完全是任性的「意氣之爭」,甚至要求將這段討論根本不該留下紀錄,以免貽笑國際,原能會主委蔡春鴻也連忙阻止與會者繼續在此話題討論下去。

田秋堇反譏李敏不該說黃士修任性,接著與會人士爭相提議「核電廠也不能蓋在反核者的家旁」、「反核者需承受太陽光電板製造所產生廢料」等,因此各項意見並列「其他意見」,會議就因此繼續延長下去。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