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不做、地方帶頭 首爾「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奏效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央不做、地方帶頭 首爾「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奏效

2015年01月15日
本報2015年1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012年首爾市長朴元淳提出「減少一座核電廠」行動計畫,喊出要在2014年減少200萬噸油當量(TOE)的能源使用、更要在2020年將首爾市電力自給率提升至20%,而在公眾參與各項行動的努力下,2014上半年減少200萬噸油當量的目標已提早達成。該計畫執行委員會成員首爾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尹順真近期來台舉辦演說,並拜會雙北與高雄市府,要分享首爾經驗。

「我們的能源局在全國能源會議中,不斷要說服我們節能與再生能源不可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在參與數場分區會議後,有這樣的心得。因此全國能源會議大會展開前,綠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等反核團體邀請了尹順真來台,要告訴台灣人即便中央不願意,也可從地方出發,證明節能與發展再生能源可行。

首爾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尹順真來台分享「減少一座核電廠」成功經驗。

曾助反核廢運動 首爾市長發起城市能源改革

朴元淳出身人權律師,曾大力協助釜山地區反核廢的運動,在2011年以無黨籍參選首爾市長,對決執政黨候選人並奪下過半選票勝選的事蹟與目前引起旋風的柯文哲類似,而其發起的「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更是從城市發起、打臉中央核電政策的能源改革。

從韓國水力原子力電力公司2012年資料顯示,韓國目前有4核能發電廠,23個反應爐,韓國總發電量為496.9TWh,核能發電量為154.7TWh,核電發電量占比31.1%,另有3座建置中,將再增加裝置容量18.7GW,預計在2025年成長為35.9GW。

首爾市民自覺  不願首都用電犧牲偏鄉

首爾身為韓國首都,能源使用量佔全韓國7.5%,其中8成以上用在住宅、商業及公部門的民生用電上。

雖然韓國中央在福島核災後仍堅持核能擴張政策,但民意並非全然如此,尹順真指出,為了核電輸配,必須在偏鄉建立數十個巨大的電塔,引起當地居民抗議,甚至有老人因此自殺。

「沒有人能強迫別人收下這些!」包括核電廠、電塔、核廢料等不受歡迎的設施,都將因為首爾的用電需求而讓偏鄉承受,這樣的反省也喚醒了首爾市民的意識。

節能、自己發電自己用  公民參與打造太陽城市

尹順真表示,首爾市政府所推動的「減掉一座核電廠行動方案(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 Initiative )」屬於城市能源改革方案,提出包括「改變市民生活方式」、「制訂節能建築標準」、「廣設太陽能發電板」、「改善建築能源使用效率」、「全面更換LED燈具」等10個節能行動方案。成功在1年半內就作到了節能的目標「減少200萬噸油當量的能源使用」。

而節能之外,更有在2020年將首爾市電力自給率提升至20%的開源目標,他們喊出「能源自給村運動」,同樣發動各項公眾參與行動。而且資訊非常公開,在他們的網站上資訊非常豐富,且讓民眾發表自己的計畫,以互相交流。

尹順真說,他們以可愛的小太陽圖示作為文宣,說要打造太陽城市,且的確以太陽能發電是最受歡迎的項目。首爾鼓勵民間自行成立發電合作社,此合作社只要3人以上即可成立,因此大多為社區規模,大多是15~20KGW的太陽能發電。尹順真解釋,市政府並沒有補助這類的合作社,而是提供低率的貸款,並可收購他們所發的電力。

關於此點,前往聽講的立委田秋堇非常感慨,指出「台電老說再生能源如果太多,會害線路不穩定。」但事實上卻是因為輸電設備老舊早該更新。

解決能源問題  帶動城市發展

尹順真強調,這些計畫除了解決能源問題,更讓年輕人發揮創意,也讓退休人士有第二專長,也帶動城市發展。

尹順真介紹,在民間行動中,學校與圖書館的公共設施是要角,例如圖書館志工,在福島核災後,時常在圖書館辦比賽、演講,帶動市民去思考節流與開源,也有學校由教師組成讀書會先相互交流後,從軟硬體雙管齊下帶動校園,包括推動校園設置屋頂光電板、繪本讀物入教材,甚至有「天使計畫」,讓學生檢視校園與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可以努力。

「減掉核電廠」形塑首爾榮光  環團:台北也可以

綠盟理事長賴偉傑指出,從首爾的經驗發現,除了需要科技跟專業,全民的參與更是成功的關鍵。而且這也證明了,節能並不用降低生活品質,還是可以做到。賴偉傑尤其重視首爾市民「看到受害者」,有同理心更願意共同承擔問題的胸襟,而不是「只看到經濟發展,卻忽視有弱勢受迫害」。

賴偉傑認為這個成功絕對讓首爾市民的得到光榮感,也是非常好的城市行銷,在他的印象中,做到「垃圾減量」時的台北也是如此。

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也對台北樂觀,認為從這次選戰可以看出來台北市民的自主性正在提升,如果柯市府能充分與民眾溝通,這樣的成功發生在台北絕對不是沒可能。

不只中央  地方也該有能源戰略  

林子倫指出,我國的能源四法包括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及能源稅條例至今沒有全面到位,與其等待中央政府,也許從地方來努力也是一途。

林子倫認為不只中央要有能源戰略,地方也應該要有,因為綜觀世界趨勢,城市的低碳公約中,能源與氣候調適兩者早該一起討論。

「是麻煩還是希望?」在場反核團體想問新上任的地方首長怎麼看待此契機,也將安排尹順真與柯朱陳雙北與高市市長,表示若這些首長有心要作「我們就是後盾」。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