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的迷思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交通建設的迷思

2006年07月08日
作者:楊懿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最近有兩項交通建設的開通,引起不少的新聞話題。一則是全世界第五長的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在6月20日通車,結果宜蘭一日遊的遊客大增,造成雪山隧道天天塞車,經常上新聞。另一則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中國青藏鐵路在7月1日全線開通試運行,鐵路修築在珍稀物種豐富、生態環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之上,穿越數個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沿線設置33處野生動物通道,並移植植被保護高原沼澤濕地。

這兩則新聞乍看無關,相隔十萬八千里,又不同性質,實在不能相提並論。但仔細看看,其實它們有相同的地方。第一是對生態環境的傷害,第二是交通建設帶來的觀光商機,第三是對當地文化的衝擊。

在對生態環境的傷害方面,雪山隧道的開鑿過程,流失大量的深層地下水,短時間內無法補充回來,其所造成的影響還有待長期觀察與評估。青藏鐵路雖然號稱投資15.4億人民幣在環保措施,但原本穩定的凍土層已經遭到破壞,動物遷徙也受到阻隔。雖然人們一廂情願蓋通道給牠們,也移植植被,但大地真的領情嗎?這些措施會不會淪為樣版,自欺欺人呢?

帶來觀光商機經常是改善偏遠地區交通建設的最好理由,總以為交通方便了,遊客增加,就能繁榮地方。但事實呢?以花蓮的台11線拓寬工程來看,當初發展觀光也是拓寬的理由之一,結果寬敞的馬路並未留住遊客,呼嘯而過的車輛為地方帶來的商機有限。同樣的,北宜高速高路拉近了台北與宜蘭的距離,宜蘭成為台北的後花園,一日來回的消費型態,恐怕最大的獲利者是部分的餐飲業,宜蘭人卻要共同承受遊客帶來的垃圾與污染。

而我最擔憂的是文化的衝擊。遺世獨立的香格里拉從此門戶大開,青藏鐵路將帶來大批的漢人,藏人的生活形態勢必受到影響,甚至快速的漢化,這恐怕是中國當局開築青藏鐵路的最重要目地。雖然北宜高速公路不像青藏鐵路帶有政治意涵,但北宜高速公路也將帶給宜蘭文化衝擊,原本獨特發展的宜蘭文化及鄉村田野景觀,可能因台北人的加入而產生變化。淡水的發展或許可以作為借鏡,自從捷運淡水線運轉後,帶來大量人潮,原本恬靜的小鎮,成為熱鬧吵雜的城市。我從小熟悉的淡水不見了,老街成為新街,人事已非,我也不願再駐足回首。

交通建設帶來的問題有其共通性,殷鑑不遠。但在傳統的觀念裡,造橋鋪路是功德一件,發達的交通建設代表地方的繁榮。因此,基於生態理由反對交通建設的人,常常被冠上「妨礙地方發展」的大帽子,也成為當地居民的公敵。其實生態就是生活,保育生態,就是保存當地人的生活形態,珍惜周遭美好的環境。如何讓國人摒棄交通建設等同繁榮的迷思,建立尊重多文化與自然的價值觀,還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