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屏東環保局長魯台營:從養豬廢水到能源,如何做「有公權力的服務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專訪屏東環保局長魯台營:從養豬廢水到能源,如何做「有公權力的服務業」

2015年02月12日
本報2015年2月12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長期在南台灣耕耘環境議題的魯台營,去年縣市選舉後被延攬入屏東縣府擔任環保局長,是首位由民間環運人士擔任地方環保首長。

長期在南台灣環境團體帶頭在民間倡議和運動的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去年縣市長選舉後,被屏東縣長潘孟安延攬入府擔任環保局長,是首位民間環境運動人士擔任地方環保首長。

魯台營在就任滿月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暢談進入行政部門的施政理想、現況問題解決和屏東環境議題的展望。以下為訪談內容:

從民間團體轉戰公部門,心態有何轉變?

魯台營(以下簡稱魯):接任局長並非原來規劃,過去在綠協18年,後來也接了港都社區大學,希望推動更多公民社會的落實,這幾年在環境運動中,不管水資源和水患治理議題上,都做了很多公私協力和公民參與的計畫,累積了一些經驗。在環保行政上,因擔任過高雄市和屏東縣政府的環評委員、都計委員和環境教育委員等,對政府運作有一些經驗,但是對於行政作業的眉角(竅門)可能不清楚。

我正好是潘孟安縣長選前政策白皮書的總聯絡人,選後縣長就屏東2個特別關心的環境問題跟我討論,談到大潮州人工湖和屏北砂石坑的處置問題,於是要我接環保局長,希望借重我的經驗和想法,正好這是我想做的事。

在民間時,累積了很多的理想、經驗,對環境議題的走向、能源等議題有一些構想,但是在民間沒有公權力,只能不斷地建議,現在轉變一個身分,變成我稱為「有公權力的服務業」。以前常說我們是狗吠火車,現在已經在開火車了,當然更要戒慎恐懼,另一方面也要更謙虛,不要忘了初衷,我們要做的事情。

魯台營2014關注中央公園李科永圖書館移樹案

過去屏東縣的環評從來沒有否決的案例,如何改善令人詬病的環評審查會議?

魯:我看過去的環評會議記錄,有很多發言並非針對問題去解決。以京棧飯店的開發案來說,裡面有很多過程是互相在背後放話、攻擊,很多村民來就罵她(楊美雲 )、說她是為了自己,她其實是堅持、對環境熱愛的人。這件事我要交待廠商,廠商有責任不能造成村民的分裂,當然不見得是你講的,但是你可以修復這個關係。

目前看起來京棧只是想辦法讓環評通過,看不到他們是真心想要保護陸蟹棲地、與陸蟹共榮,好像做了一些措施,都是為了避免這個、避免那個。

目前京棧提出的易地補償,他們已經在基地外買了土地要來做,說是擴大面積補償,而且願意把當初環評結論(陸蟹數量減少50%停止動工)的調查數量,改為2012年的調查數量為基準。不過能不能這樣做,我們還要請墾管處來審查,我們找了墾管處處長劉培東溝通,也請民間團體推薦陸蟹專家,與墾管處和環保局的學者專家一起來審查。

決議性的問題是,到底陸蟹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這是很大的挑戰,有時候我們最後做的跟想的不一樣,但是至少希望有個機會可以理性討論。

反京棧飯店。圖片提供:楊美雲。

以後我希望環評開會的方式是,提出的問題應以聽證的方式一個一個解決,不要民間代表各講3分鐘,然後讓委員閉門討論,這是不對的。應把問題提出來,直接針對問題辯論清楚,不然最後這些學者專家本來是公親,卻變成事主,應要求開發公司有責任要把問題說清楚。

屏東去年爆發廢油事件,民眾對環保稽查人員的執行力不信任,如何改善污染稽查績效?

魯:廢油的事件,有些稽查人員被記了申誡,士氣很低落。實際上他們並非像外界的印象不主動處理,他們很積極。目前局裡稽查人員有30幾個,每天24小時輪3班制,每天要接到20幾件投訴,再加上縣長信箱交辦的,只要接獲陳情,就要立刻到場稽查。

我第一個禮拜週末跟他們跑,半天跑了4個投訴地點,有投訴露天焚燒、工地燒廢棄物、農夫燒樹枝葉、神壇法會焚燒大量紙錢等,不管是什麼事件,一定要到場處理。

稽查這一塊我很希望帶起士氣,他們雖是約聘人員,但是並非消極的公務員。做稽查的都是敢拼敢衝,有時他們的態度有點像警察一樣,抓到時態度不是很好,我認為這部份可以改善,此外也應有更好的方式協助他們做稽查。

我們目前在研究利用手機,未來將設置環保稽查的LINE帳號,接受民眾檢舉,民眾發現違規污染情形,可現場拍照並標示地點傳到環保局帳號,讓稽查員第一時間接獲,稽查員透過定位資訊很快到達檢舉地點,處理後立即回報給報案人。我們也教他們利用手機拍照和地圖定位,回來後方便處理後續工作報告。希望能夠真正幫他們解決問題,當他們稽查有成就感的時候,自然情緒也會比較好。

屏東環保局長魯台營示範用手機軟體檢舉污染稽查

目前處理的屏東環境問題有哪些,如何改善?對於未來屏東的環境議題有何期許?

魯: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處理長久以來環境衝突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污染開罰,過去對於污染廠商就是違規開罰,卻不清楚到底他們的問題在哪裡。在兩個案子中,我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方式,第一個就是養豬戶的廢水問題,另外就是皮革工廠污水和臭味的問題。

我們去拜訪違規被罰的養豬戶,這個養豬戶,他很會養豬,但是污水處理設備他搞不清楚,因為政府說要做污水處理設備,他就做了,照著操作,但他不知道處理過程要加菌,而且污泥要清除,不然污水容量會超過。

養豬場

我們有這麼多養豬農民,但是我們沒有給他輔導,就訂了標準,而豬農的認知是,我裝了污水處理設備應該一切就沒問題了。

我認為是我們給的輔導不夠。就好像回到了威權時代的教育體制,我給你訂標準,達不到標準就罰你。事實上,我們應該去了解,甚至幫忙他來解決問題。

屏東有1000多個養豬場,廠商裝了1000多套的設備,一套設備30~40萬元,那麼大筆的經費,廠商卻沒有提供後端的維護。我認為廠商來裝設備,應該要把後續處理污水問題變成一種服務業。現在農委會補助廢水處理設備要求農民自行紀錄用電情形,其實是不切實際。

以我過去處理能源議題的經驗,我想到可以透過安裝智慧型數位電錶來解決。智慧電錶可透過代操作,遠端遙控用電情形,解決農民為省電不開污水處理設備的問題。用智慧電錶每年可省1~2%的電費,利用離峰時段連續式運作,更可省電達1/4。

比起現在農民有時為了省電不開設備造成廢水偷排,裝了數位電錶後,台電可收到更多電費,我希望以此說服台電給裝設數位電錶的養豬農民優惠電價,不僅符合正面的經濟效益且符合人性,不要把大家當成好像警察抓小偷,這些是可以改變的。養豬協會也很樂觀其成。

養豬戶還有很多問題,違規工廠的問題也是如此。如何幫助發生問題的農民或業者解決問題,我覺得那才是有意義的,我們在做有公權力的服務業,這是首當的責任。

在未來的環境議題上,這幾年我關注的是綠色經濟。氣候變遷的議題其實是另外一套經濟議題,要如何去減碳?

我希望能夠效法德國斯圖家特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式,由賓士汽車公司建立一個平台,處理民眾裝設太陽能屋頂的一條龍服務,讓民眾不必擔心申請裝設的麻煩,賓士企業則從中獲得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名聲,也獲得減碳的碳權。

我覺得屏東的農業有機會發展成再生能源,包括農業廢棄物、豬糞、沼氣、太陽能等,如果也能有這樣一個平台,整合很多的廠商變成一條龍服務,就有機會發展再生能源。我知道中鋼面對2030年國際減碳承諾,很有意願做這個,因此去找中鋼來談,希望有正面的助益。

大潮州人工湖分洪設施

此外,今年4月屏東縣政府也將前往首爾參加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大會,分享大潮州人工湖如何透過減低洪水災害的調適策略,並且到國際認證的平台登記我們的碳揭露。我們台灣政府很喜歡參加國際會議,參加國際會議後就要做承諾,我希望台灣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因國際關注壓力而減少自己的排碳量。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