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浮濫興建 是更深層的階級剝削問題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農舍浮濫興建 是更深層的階級剝削問題

2015年02月13日
作者:施柏榮(台大城鄉所研究生)

農舍濫建宜蘭情況最為嚴重。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難以讓人接受的事實是,台灣歷史上任何以「農業政策」為宣稱的政策,其根本的意圖皆欲在農地上「榨出資本」,並將農業所從屬各項生產要素,包含勞動力(農人)、土地以及作物,鑲嵌在一個新的資本殖民系統之中,無論是1920年代台灣農民組合所處的日本經濟殖民體系,或是1960年代國民黨國政府下的農業復興委員會、1988年的520農民運動、1999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2000年代中期的農村再生條例,背後皆擁有將農地轉化為資本的意圖,從未改變過,只隨著新的治理技術、制度的出現而更為細緻。

更直白的說,台灣從來就不存在「農業政策」或者「農地政策」,唯有依循不同資本統治階級利益需求而設計的一系列「滅農政策」。

它同時也是一項極為精細的階級配置,不僅之於土地,也之於人。這也是我們看待農舍時,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視角。

都市化:人與土地的雙重剝削

我們不該忽視的是這些農舍大量出現的地方,亦是地方高齡化、人口外移最為嚴重的區域。而所謂的都市化現象,即是此種對於土地、對於人雙重剝削的表象。它基本上是如此演繹的。

首先,它先是結合肥料、種苗、農藥的傾銷,再結合跨國貿易的農產品輸入壓低本國農產品的價格;其次,當農產品的價格能夠被控制與壓縮,便為初級工業創造出廉價的「原料」(譬如戰後鳳梨與加工罐頭),同時讓農人的勞動收入受到壓縮,使得農民不得不外移至城市,收編在更系統化的勞動體制當中,成為工人。

第三,先藉由薪資以及勞動剩餘價值的剝削(低薪),對勞動者形成第一層的剝削,再藉由提高房租價格,形成第二層次的階級剝削,同時,藉由不斷炒作的高房價,更成為資產階級阻擋勞動階級流動的灘頭堡;第四,將已經榨出勞動力與資本的原鄉土地,將其從使用價值轉換成為交換價值,而農舍的興建便是提高(創造)土地「剩餘價值」的作法之一,並配合不動產經銷以及創造超乎市場價格之單點建案,來提高區域整體的市場交易價格。

至此,當農民返鄉,如今便會發現,自己在都會所賺取之薪資所得,已經購買不起家鄉的新蓋的房舍(名為農舍),而有能力購買的確是將其設定為「別墅」的資本家。

農舍不只是環境問題

如果從這樣的資本運作邏輯來看,宜蘭的大幅興建的農舍(或者三峽麥仔園劉姓家戶的強制搬遷案,以及各地出現的土地徵收案例與農民自殺事件)其實是此種掠奪式資本主義下惡性「原始積累」的演化進程,它隨著時間而不斷被強化,並且已然經過長久的歷史循環,已夯實於現有的各類管理制度之下。而在這樣的進程之中,受到最為嚴格剝削的,莫過於農民以及更多的城鄉移民(農二、三代)。

也正是因為此種惡性資本積累(創造)過程,給予「農舍浮濫興建」此種階級剝削的視角,便成為必要,我們不能將「浮濫農舍的興建」僅視為土地或者是環境問題,它事實上是非常深層的「階級問題」(甚至是族群問題,如還我土地運動)。也只有這樣的思考能夠將農地、農民相結合,扣在更完整的視域。

一如台灣農民組合的簡吉所說:「難道沒有更光明的路可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