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穹頂之下》的弦外之音 | 環境資訊中心
環保撬動中國

我聽見《穹頂之下》的弦外之音

2015年03月05日
作者:林吉洋

這一週,中國媒體最熱門的話題非柴靜跟她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莫屬。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這部討論霧霾的獨立製作紀錄片在網路上被點閱超過2億次,可能已經創下中國獨立媒體的紀錄。

霧霾在大量燃燒煤炭的華北工業都市尤其嚴重。攝影:林吉洋

然而政府的態度卻是180度大轉彎,從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簡訊感謝,到後來廣電總局下令全面噤聲,在72小時內豬羊變色,讓人如同霧裡看花。以筆者駑鈍的直覺,卻也意識到這不僅僅只是一部認識霧霾的科普紀錄片。

有人評論說,這是「一場有準備的輿論戰」。2月27號下午3點,任職8年卻毫無建樹、放任污染蔓延的環保部長周生賢在一片罵聲中下台。28號上午8 點,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就出現在人民網,然後優酷等其他網路視頻媒體開始轉發,10點在柴靜的個人官方微博就開始傳播。

從製作規模來看,柴靜紀錄片不只是「獨立製作」,根本就是一場」精心製作」。 即便柴靜是知名的央視記者,累積不少資源與經歷,但人民網屬於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跟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紅旗黨刊共同屬於中共中宣部直屬的4大官媒。柴靜獨立製片從人民網出發,所營造的驚人氣勢,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離職央視記者可以運作的能量。

在沒有高層同意或支持下,一個離職的央視記者在「獨立製作」的條件下,如何採訪這麼多政府官員(而且官員侃侃而談)、高級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進入到各個國企、各種事件現場,實在令人費解?

在相當於最高立法機關的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會議、全國政協會議)之前,這部膽敢點名石油集團、煤電大亨的」獨立製作」,肯定事有蹊蹺。而恰巧的是,石油集團被認為是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勢力範圍、而煤與電正好是前國務院總理李鵬的家族事業。

有人說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得自於宣傳、組織的兩手策略,而黨內歷來的政治整風運動發動之前,都會先行運作宣傳鋪墊。所以有人猜測,柴靜的紀錄片是一種警示、也可能是一種發動政治鬥爭之前,取得輿論制高點的宣傳。只是不知道這一股環保整風的方向究竟要往哪裡吹去?

紀錄片引發的環保大義,確實也引發了既得利益團體的反撲。就在紀錄片引發輿論迴響最高潮時,3月3號中石油高層萬戰翔以個人名義撰文反擊柴靜,隨即又有官方環境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岳欣再次反擊,似有為柴靜與紀錄片背書之意。

然而就在雙方列陣,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廣電總局下了封口令。理由是為了避免兩會期間議題失焦,所有媒體停發柴靜與紀錄片相關新聞,並且將現有的相關影音、新聞、評論全部下架(見附圖)。

要求媒體停止發布柴靜與紀錄片相關新聞的通知。

這樣的情形就像鍋子裡的水剛剛煮沸,卻遲遲不見餃子下鍋。很顯然的,政府希望就此打住、散戲,到此為止。

在此同時筆者注意到一段央視採訪影片,內容是2010年在哥本哈根會議後,柴靜採訪中國代表團成員當中的氣候學者,也是當時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兩個人在影片中有針鋒相對的機鋒問答。

這段影片的內容讓我想起,筆者的友人告訴我的一些眉角。我實在很難分辨,柴靜究竟是在吐槽中國代表團,還是在做球讓中國代表團回答:為什麼中國要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抗衡先進國提出的減排方案。

從2010哥本哈根會議開始,中國就碳減排、碳交易,為了自身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權益而槓上已開發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與能源使用問題,就成為全世界減緩暖化最重要議題。

筆者的揣測有許多權謀的想像空間存在,叫筆者難以繼續向下揣測,筆者卻也不否認,柴靜確實是個優秀而且專業,扮演稱職的進步記者。

筆者認為吾人在事件之外,或許也應該看到,若不是眾多中國民間環保運動者長期抗擊霧霾與污染。因為有人點燈,才能在門打開的透進光亮,照亮柴靜跟這部紀錄片。

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在路邊舉牌並向環衛工人發放N95口罩。攝影:林吉洋

如同資深的環保記者、也是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在他的博客提到這10年中國民間環保力量面對霧霾的歷程:

「曾經作為環保記者,我『看見』PM2.5應當是在十年前的事。

2005年左右,好多國際國內的環保組織、好多國際國內的大氣治理專家,都在悄悄地說這個詞彙。有時候,甚至會說一說PM1.0,還會說PM0.5

所謂悄悄地說,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大家覺得這是個危險的詞彙,說的人可能會像洩露國家機密,甚至像謀反一樣,會被抓捕和控制起來。二是大家覺得這是個困難的詞彙,因此只能小範圍地傳播,不能讓無知的公眾們知道,或者是,即使說出去了,無知的公眾也可能仍舊無知,因此,不如持續地隱秘地說下去。

其他的,就什麼也動彈不了的。什麼也不敢作為了。害怕一作為,霧霾未滅,自己消失……」

2011年,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發布PM2.5數據還被中國政府指責「干涉內政」、「別有用心」,遂引發一場外交口水戰。

2012年,民間環保組織開展「我為祖國測空氣」的運動,在各地勸募PM2.5要求政府,仍在各地遭受打壓與譏笑。當時的環保部官員聲稱:「中國在5年之內絕不可能把空氣品質發布標準從PM10降至PM2.5。」

2013年上半年,中國的京津冀、華北地區經歷史上最嚴重的霧霾侵襲,而華中與南方省份或多或少也受到衝擊。當時從廣州率先開始調整空氣品質指標,隨之官方態度大轉,紛紛調整指標。

2013年6月在北京由SEE(阿拉善基金會)與TNC(大自然保護協會)聯合創設的「SEE・TNC生態獎」頒獎典禮上,出席環保部官員頒獎典禮時,向與會環保組織與企業家提到:「在中國原先設定的經濟發展指標任務導向下,不可能將空氣品質的發布標準調降。」

北京地鐵裡隨處可見的空氣濾淨器廣告。攝影:林吉洋那又是誰在看見、誰來發聲呢?有許許多多中國環保人,為了「看見」霧霾而努力,筆者認為這才是更應該被看見與肯定的。「看見霧霾」這一步,中國環保組織走了10年。

根據北京的民間環境評論提到,在柴靜之外,長期推動對抗霧霾防治與環境倡議的組織有:

  •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
  • 綠色和平(Greenpeace)、
  • 自然大學、
  • 達爾問環境研究所、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CLAPV)
  • 亞洲空氣清潔中心、
  •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 衛藍基金、
  • 美國國家地理空氣與水保護基金(NG Air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d)、
  • 自然之友等10家環境保護組織與機構。
作者簡介:
林吉洋1980年生,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關注環保、社區、鄉土精神與兩岸公民社會交流。2012.10~2013.12接受浩然基金會資助,於中國(北京)環保組織──自然大學服務。現任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資深專員。
 

作者

林吉洋

原籍滬尾現移居嘉南平原,關注風土人文與城鄉環境變遷。曾任職於社區大學,跑過業務打過選舉,2012-13年獲選浩然基金會第5屆國際志願者,派駐於中國環境組織北京「自然大學」,2015年、2016年以環資專欄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榮譽,2019年起在《上下游》擔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