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救援:台灣白魚搶救事件簿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即刻救援:台灣白魚搶救事件簿

2015年03月17日
作者:羅聿

※編按:台灣白魚,從1908年在台灣發現至今超過100年;從溪流中常見的食用魚到現在即將消失在野外,而目前僅剩食水嵙族群和埔里族群兩族群共約不到3000隻的數量。期間不乏有研究學者及民間保育機關一路的搶救調查,而有那些保育行動展開?保育與政策間遇到的衝突及困難為何?隨著台灣白魚在野外生存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搶救也迫在眉梢。

台灣白魚目前僅存食水嵙族群和埔里族群,但這兩個族群都受到巨大的環境壓力而不斷瀕危。台灣白魚的保育行動自2001年的族群數量監測開始,14年來曾經嘗試過封溪護魚、放流復育,與異地保種。

發現族群瀕危往往是田野工作者的敏銳直覺,卻很難用來說服機關團體給予支持,因此長期監測族群,提出遞減的趨勢或數量,是推動保育工作的首要任務。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的,是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人員。該中心已退休的助理研究員李德旺從2001起開始對台灣白魚各地的族群做相對族群數量調查,雖然曾因為經費不足而中斷過,2008年起台中市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一同加入了調查工作,一直執行到2013年的年底,使得食水嵙族群有最完整的調查資料,資料分析結果客觀地說明了台灣白魚族群快速瀕危的嚴重警訊。

2008年搶救台灣白魚活動的宣傳告示,2008.03.05,大甲溪生態協會提供

河川護魚卻又進行工程 法規執行能力亟待加強

為了保護台灣白魚和食水嵙溪的生態,台中縣政府曾在2006年至2012年對食水嵙溪實施過兩期「封溪護魚」,希望透過法律效力,抑制人為對魚類的捕撈壓力。長期進行族群監測工作的李德旺先生對這項政策抱著正面的看法,他表示如果食水嵙溪沒有封溪護魚,台灣白魚很可能早就被釣客給釣光,但這項法規的執行力仍有待加強,如果只有立法而沒有人去巡守,那封溪護魚就沒有意義。

雖然封溪護魚減少了人為捕撈的壓力,但政府部門在食水嵙溪的封溪期間進行多次河川整治,讓封溪護魚發揮的微薄功效血本無歸。食水嵙溪歷經長達6年的封溪護魚,理論上河川生態應該有所復原,受到長期工程的影響,2012年的台灣白魚族群數量反而比2006年減少了85.5%的族群。

食水嵙溪的番社嶺橋下游,橋上告示封溪護魚,但橋下卻進行河川整治2010.11.10,大甲溪生態協會提供

2011年設置的食水嵙溪畔的白魚宣導看板,2011.12.15,大甲溪生態協會提供

由於食水嵙溪沿岸是住家和果園,為了抑制河水氾濫,政府部門在食水嵙溪兩側都建造水泥化的堤防,並放置消波塊,導致河道變窄、水流變快。沿岸的水生植物難以附著在水泥化的河岸上,每年的雨季一來,河中的水草都被沖刷殆盡。台灣白魚喜好棲息在水流緩慢、水草叢生的地方,但如今牠們必須在水流湍急,水草稀疏的險惡環境中求生,工程和洪水,成為災難的輪迴。不利的環境因素限制了台灣白魚的族群數量,而族群日漸稀少的結果,讓這個物種在承受災難之後的復原能力越來越弱。

保育偷偷來:地下化保育行動問題的背後

為了讓台灣白魚的族群有所恢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分別在2007年和2010年曾對埔里族群和食水嵙溪族群嘗試過原地放流。所謂原地放流,是將一個物種從原來的棲地移出,在人為的照顧下繁衍成一定的數量,再放回原來棲地。但族群監測的結果顯示,透過人工方式繁衍出的族群,在野外適應力並不好;環境惡化的速度太快,原來的棲地越來越不適合生存,也限制了放流復育的成效。

特生中心研究人員和大甲溪生態協會每月一次的相對族群調查,同時測量水質和水量的變化,2013.04.23,大甲溪生態協會提供

特生中心研究人員和大甲溪生態協會每月一次的相對族群調查,同時測量水質和水量的變化,2013.11.14,大甲溪生態協會提供

台灣地狹人稠,棲地消失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異地保種」成為物種延續的一種選擇。中央水產機關早在1992年就有對台灣白魚進行保種工作,而學術機構以及其他民間的魚場都有陸續保種,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但自從2009年台灣白魚被農委會列為二級保育類之後,要合法持有與飼養台灣白魚需要繁雜的申報手續。由於魚類的族群數量浮動比起哺乳類等大型動物大很多,如果每隻魚的出生死亡都要依法申報,將會沒完沒了,因此沒有申報的情況很多。由於沒有變通的法規,反而讓執法的地方政府有了刁難水產機關的把柄,熱心保種的民間魚場也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地方官員的稽查,造成保種行動必須「地下化」的奇怪現象。

綜觀所有台灣淡水魚類,台灣白魚的保育行動相對蓬勃,在政府的部份機關和民間組織都付出了許多嘗試和努力。但是政府相關部門似乎缺乏橫向整合與共識,導致一邊努力保育,另一邊則無情地破壞保育成果;法規上也缺乏符合執行面的條款,讓保種工作變得滯礙難行。

眾多正負抵消的結果,是微乎其微的保育成效。然而,面臨棲地不斷惡化,族群持續遞減的厄運,台灣白魚的在野外的生存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