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留下的那棟老房子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父親留下的那棟老房子

2015年03月23日
採訪:陳忠峰、張岱屏、陳佳利、林燕如;撰稿:林燕如;攝影、剪輯:陳忠峰

一個充滿實驗精神的文化創意工作者、一個回老家定居的退休公務員,他們兩個人,在這間老屋進行某種改變,這個行動有可能會替台灣的老屋修復,開創另一片天空嗎?

陳盛良與謝瑞文進行老屋修復

陽光下,九重葛盛開。白牆上的影子緩步走過,如同時光軌跡。等了20多年,老宅終於等到久違的家人。

兩年前,謝瑞文為了陪伴年邁的母親,決定提早從公職退休。人生的下半場,他想要過得健康也讓別人健康,於是選擇投入有機種植的行列,彎腰除草成了每天的例行功課。

冬暖夏涼的房子

謝瑞文不僅關心環境問題,也想住得健康,因此他打算修復父親親手蓋的老房子。謝瑞文父親蓋的房子屬於井字型建築,格局方正,天井的設計讓房子通風好、採光佳,冬暖夏涼,不需要冷氣,是現代社會大家夢寐以求的節能建築。不過要重新住回老宅,得花費一番工夫。

謝瑞文找上經常參與古蹟修復的陳盛良。一直以來,陳盛良投身傳統古蹟修復行列,他漸漸覺得能夠獲得政府重視、有經費作修復的古蹟,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名不見經傳的老房子,流落鄉間無人聞問。

創造老屋修復的新案例

古蹟修復的方法樣樣要考據,每個環節都務求依循古法,追求完整的古意盎然。民間老宅的修復,目的性不同,可以有比較多彈性空間。陳盛良利用謝宅進行實驗,創造老屋修復的新案例。

當謝家老屋屋頂的瓦片一一拆卸下來之後,他們發現檜木主架構完整,不過為了達到現代生活要求的防震、防災標準,還是再搭配鋼骨做補強。屋頂除了提供遮風避雨的功能,也是未來房子能不能繼續存活的重要關鍵。如果按照古法來做,傳統工法難覓、工時長,修復曠日廢時、施工經費龐大。陳盛良思考,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嗎?他利用舊素材投入新工法,活化再利用,或改良創造新建材,並運用類似積木的概念,發展出模組化設計,讓建材容易裝卸、搬移。

採用新工法或創造新建材

大門的喜字相逢,表達的是新舊生活的融合,也是這個家的主要精神。老宅雖老,但有新觀念,在節能專家協助下,謝瑞文建置一套直流電電力系統,過去台電為了輸配電路方便,只提供交流電,然而有許多電器內部元件都是使用直流電,轉換過程會產生熱能,也就耗電。

目前謝家老屋只有燈具使用直流電,未來謝瑞文還計畫架設太陽光電板,讓太陽光電所發的直流電,可直接供給全家,成為電力自給自足的綠建築。在老屋修復過程裡,每個環節都需要人力,陳盛良觀察,未來如果老屋修復能受到重視,就有機會形成新的產業。

透過這些技術,陳盛良希望讓散落在各地,看起來不合時宜的老屋,不一定只有拆除一途,只要改善就能繼續住下去。

老屋的記憶即將要有新故事

傍晚來到,謝家沉寂了20多年的廚房再度傳出飯菜香,老屋的記憶即將要有新故事,繼續說下去...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父親留下的那棟老房子】
03/23(一) 22:00首播
03/28(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