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經濟】台灣的在地經濟課題(二):尋找能源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綠經濟

【綠經濟】台灣的在地經濟課題(二):尋找能源未來

2015年04月08日
口述:彭明輝;整理: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已經很明顯,泰國在2010年碰到50年來最大水災,2011年水災面積擴大一倍。美國2010年碰到20年來最大水災,2011年變成30年來最大水災;2012年變成記憶中最大的旱災。

英國風電場與電塔。攝影:Diliff

能源危機與糧食危機

上篇文章提到40年後,應該要增加70%的糧食供應,但因為極端化氣候,聯合國估計糧食供應量可能反而減少25%,糧食危機隨時可能發生。2008年地球碰到連續的乾旱,玉米產量銳減價格飆漲。同一年,小麥也供不應求,帶動白米價格上漲。全世界有18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 13個國家引起暴動。那一年,美國最大的通路商Costco和Walmart,限制顧客只能買一袋麵粉、一袋白米和一桶沙拉油。那一年,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從9億變成10億。

另外,化石能源的供應也愈來愈緊張。雖然美國發現頁岩油,但全世界的能源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因為頁岩油的成本明顯地高於傳統石油,且供應量有限,因此能源的基本面價格還是居高不下。過高的能源價格對經濟不利,同時又會引發各國搶奪生質能源,直接造成糧食危機。

如果原油價格一桶100元,玉米酒精一桶成本只要60元,玉米酒精的需求就會增加,玉米價格就會因而上漲,逐漸接近原油價格。原本窮人和動物還吃得起的玉米,就會被賣去當玉米酒精的原料,造成汽車跟人搶糧食的現象。

美國玉米的耕作面積一直在增加,其中拿去做酒精的量已經超過當飼料的量。生質能源是以使窮人飢餓做為代價,所以,解決部分能源問題卻又引發更嚴重的糧食問題。可以預測得到,世界窮人所得將持續下降,糧食價格卻在上漲。舉台灣為例,所得最低的20%戶家庭,已經連續10年都是負儲蓄。

窮人只好壓迫土地

人口不斷增加,世界糧食產量雖也同時增加,但是人均產量卻幾乎不再增加。如果供給量不變,需求卻持續增長,有錢人繼續浪費,窮人能得到的就愈來愈少。當窮人能得到的愈來愈少,只好壓迫土地,一旦土地被破壞了,人也受會受到傷害。

比如說科學園區在下大雨的時候私自亂排放有毒的廢水到排水溝,排水溝的水流到隆恩圳,隆恩圳流到了竹東,灌溉在竹東種出來的米,再賣到科學園區的自助餐廳,回收到科學園區的員工的肚子裡。自己排放的自己負責回收,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雖然世界糧食產量增加,但產量卻愈來愈不穩定。表面上看起來世界糧食庫存量看起來好像緩慢上升,但重要的不是庫存總量,是使用量/庫存比(stock-to-usage ratio)。全球糧食安全存量是總使用量的19%。安全存量的意思是,在一年最後一穫到下一次收穫的70天內,佔所有人存活需求的糧食庫存量。小麥的使用/庫存比在2007年時降到21%,引發糧食危機,現在則是27%,雖然大於19%,但離21%也只差6%。

玉米的使用/庫存比在2006年上升到15%,然後一直起起伏伏,欲振乏力。最可怕的是大豆使用/庫存比遠低於安全存量。雖然經濟學一直都相信,只要供應不足,市場的力量自然會調度資源過去,使大豆增產。大豆終於在2009靠市場的力量稍微增產,然後又立即減產。

在全世界的糧食增產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台灣繼續維持亞洲糧食自給率最低的紀錄。大陸加入WTO之前,糧食自給率是98%,加入WTO一年後就掉到95%,之後就一直往下掉,現在差不多只剩90%。台灣一直號稱32%,但實際上很可能不到32%。

油價高=運費高 回歸在地生產是趨勢

回到能源的問題。在2005到2011之間,傳統石油的實際產能已經跨越最高點,不斷下降。解決方法之一是去找新的油礦。現在各種傳統、非傳統的燃料,一個一個被開發出來,產能增加的速度還是太慢,低於需求的上漲速度,所以供需的落差會造成價格上漲。美國EIA樂觀的估計,2008年金融風暴會使全世界經濟發展遲緩,進而使用油減少,所以庫存會緩慢上升。

但庫存上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未來的經濟都跟今天一樣悲觀。但是EIA又認為,經濟不會悲觀那麼久,他們預期經濟還是會逐漸復甦。復甦有兩種情況:復甦速度如果非常緩慢,那油價在2020年會回到每桶100美元;如果稍快一點2020年會回升到150美元。

2008年的時候,一桶原油的價格曾經高達140美元。那時候台大經濟系的陳博志估算,台灣的商品每100塊錢中,有33塊錢是運費,叫做「從價運費」。佔比這麼高,意味著付不起船票的東西,日後就不會到台灣來。

舉例來說。全世界的TFT-LCD(液晶顯示器)目前都是由亞洲供應。但TFT-LCD的技術、專利、設備、原料,通通都是從歐美進口。而TFT-LCD的零售價格中33%用於運費。如果美國的公司決定將TFT-LCD交給墨西哥和巴西生產的話,它可以大量節省太平洋來回的運費。TFT-LCD產業的毛利是3-4%,如果省下20%運費,它的利潤會變成23-24%,非常具吸引力。美洲使用的TFT-LCD遲早會回到美洲生產,歐洲的遲早會搬到東歐和南歐,亞洲生產的供應亞洲使用。亞洲雖有供應全球的產能,屆時實際產量卻只有全球的1/3,最終會導致惡性競爭、惡性倒閉、代工產業萎縮。產業萎縮之外,油價高漲也會使得付不起船票的糧食無法上船,進口糧食價格將愈來愈高。

風帆船時代的越洋貿易是運費最貴的時候,那個時候賣的是香料、珠寶、絲綢、茶葉。特性是體積小、重量小(所以運費低)、單價高、利潤高(所以負擔得起)。反過來說,體積大、重量大(所以運費高)、單價低、利潤低的糧食就無法負擔運費,其次是化學肥料,也會很難在高運費的狀況下維持越洋貿易。

所以,在油價高漲的時代,台灣將會面臨進口糧食中斷,化肥或者中斷,或者貴到買不起。所以老實講,不需要很努力的提倡有機農業,只要油價夠高,全台灣就通通都有機了。如果經濟成長非常迅速,油價上漲速度會更快,那一天會來得更早。如果經濟成長一直都很遲緩,越洋貿易大規模的萎縮有可能要到2040才會發生。2040在座還有很多人可能還在,我們的下一代還在,這是全球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