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活在動物園」 澳啟動瀕危物種十年大計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不要只活在動物園」 澳啟動瀕危物種十年大計

2015年04月16日
本報2015年4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江佳芸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了搶救幾十種瀕臨絕種的物種,澳洲叢林遺產保護組織(Bush Heritage Australia)結合了50位科學家進行一項10年計畫。

澳洲瀕危的袋鼯。(來源:David Cook Wildlife Photography)

哺乳類瀕絕速度 澳洲拿世界第一

澳洲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是世界之首,在過去兩百年內消失了29種物種,另外在尚存物種中,有56種或近1/5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

這不僅僅是哺乳類動物的危機,數十種鳥類、植物、魚類、爬蟲類和兩棲類物種,都被澳洲聯邦政府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棲息地喪失、狩獵行為和森林野火的改變是造成物種下降的原因,而入侵的外來種更被視為對當地生物造成持續性威脅的主因。據估計,野貓就直接造成約20種物種滅絕,包括了小兔型袋狸、豚足袋狸和沙漠草原袋鼠。

探討生物多樣性消失 50位科學家找解方

來自澳洲15所大學的50位科學家已經展開這項10年計畫,共同討論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問題,並合作55個專案,以找出阻止當地物種快速減少的解方。

新的計畫是科學家會使用約350萬公頃的36叢林遺產保護林地,一同尋找新方法阻止物種減少。研究主要針對六大領域──外來入侵種、火災生態、使物種可自由移動的地景連通性、恢復棲息地、瞭解棲息地保護區和威脅性物種的管理。

澳洲叢林遺產保護組織希望,隨著研究結果的出爐,2025年能有120項計畫完成。

澳洲特有種「不要只活在動物園」

「我們有一系列的計畫,從長期研究到短期行動,彼此有著相互的關聯。」澳洲叢林遺產保護組織科學研究部主任Jim Radford博士表示。

Radford說,本土的哺乳類動物,像是兔耳袋狸、草原袋鼠、中小型袋狸和袋鼯都處在「非常危險」的狀態。「我們不希望看到這些物種只出現在動物園或一些離島上。我們無法讓已經絕種的動物再回來,但我們希望整治出較佳的環境,讓仍存在的物種持續的繁衍、增加。」

「牠們正面臨了一連串的威脅,很多的案例下,我們都保留了一部分的棲息地給他們。以往如果發生火災,牠們會移動到別的地方然後再回到原棲息地;但現在如果發生火災、疾病或是有野貓、狐狸入侵,牠們可能就滅絕了。」

「我猜測有些動物或許無法復原,但我不認為我們應該放棄嘗試。我們或許會失去幾種物種,但我希望我們能指出更多復原成功的故事。」

保護叢林遺產 啟動物種再引進 

澳洲叢林遺產保護組織已經著手進行動物的再引進計畫,像是紅尾帚尾袋鼩引入澳洲西部、條紋無腿蜥蜴引進坎培拉以南約75公里的斯科次代爾(Scottsdale)。

此計畫的經費來自澳洲叢林遺產保護組織以及外部提供的資源。Radford表示將致力於此計畫不讓其受到金錢限制。

去年,聯邦環境部長Greg Hunt承諾,將在2020年前抑制澳洲當地哺乳類的滅絕。他說:「我不希望我們的物種,像是袋食蟻獸、短尾矮袋鼠、兔耳袋狸在我們集體良知下滅絕。」

國家瀕危動物委員會已經被指派進行物種復原的任務。不過仍有部分保育人士提出批評,指出缺乏資金、國家級的計畫支持以及大量野貓滅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