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島語族的家屋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南島語族的家屋 (下)

2001年09月09日
作者:鄭瑋寧‧王嵩山

家屋常與植物及其成長過程存在著象徵上的對應關係,親屬的過程常與家屋的建造過程相互結合,而家屋自身不僅是親屬關係之實體化(objectification)的存在,家屋自身更具有動力性的成長過程。聚落中最早建造的家屋常被稱為樹根,分出的家屋則被視為樹枝。同時,主幹與分支的概念常是透過人的年齡世代、聚落建立歷史及其遷移過程而再現,有時又會透過老人與祖先所傳遞的有價值的知識,強調當地人對於聚落與人的起源的重要觀念,從而形成一種動態的階序性質。



排灣族將留守原家的長嗣稱為vusam,也就是留做下一季的粟種之意。長嗣所居住的家屋稱為qumusam,即播種之意,而新成立的家稱為qusam,即種子之意。一個vusam稱他的分家為ku-ngedruq,意指︰分家對於原家而言,如同竹子的一段或繩子的一節。原家必須提供新建立分家耕作的粟種,而分家必須透過回贈原家小米或回原家分食小米。由一個原家分出來的各家,當地人稱為「一個家」(ta-umaq-an)或是「一樣的血」(ta-djamuq-an)或是「一條路」(ta-djaran)。



主幹與分支的概念,有時又會與中心與邊陲的概念相互結合,而用以呈現分出之後各家屋與原有家屋之間的溯源關係,進一步成為以家屋的起源與分出來表達聚落形成過程,以及彼此具有(文化想像的)親屬關係的重要隱喻與表徵。例如,阿里山鄒族的家屋具體表徵「同座之人」的血緣關係,而以「種苗讓他長大(tutsa)」來形容新立世系群的情形;本家與分家之間具有主幹與分支的關係。本家之家屋(emo)一定位於中心聚落(hosa),並擁有一個小米儀式場所。由emo「分支」到週邊衛星聚落的房子稱為hunou,意指普通的、臨時的或不長久的建築物,包含男人前往獵區或野外的臨時住所(teova),以及農地旁的臨時工作小屋(ethufa)等兩類。事實上,用來指稱部落的中心、領導者的peongsi一詞,便是由樹的根幹部位peongu一詞而來;而peongsi家族的家屋,常與做為部落象徵的男子會所(kuba)比鄰而居。



魯凱族亦是以本家與分家來指稱聚落各家屋與聚落中最大貴族家屋之間的聯繫,並且將分出的新建家屋稱為本家的廚房,不僅表達本家與分家之間的延續關係,也以小米與食物做為家屋構成要素的象徵意涵,透過更接近女性生活空間的廚房,來表達聚落形成過程中各家之間曾有共享小米的文化實踐,而得以將全聚落的成員共有親屬關係的想法加以再現。



這些主幹又常被賦與具有力量的中心概念,並且藉由儀式來呈現此一中心的保護力量,對於中心以外的人群具有一種象徵的力量。除了鄒人位於主要聚落的家屋具有儀式力量之外,魯凱族的貴族家屋的靈力(lekem)即被視為具有保護上山打獵之獵人、或出外征戰之男子不受外在威脅的力量,排灣族的貴族所具有的leqem,亦具有類似的意涵,特別是在五年祭當中,由於頭人具有較強的leqem,而得以成為護祐全聚落成員的象徵力量。

【文章連載】
 ■台灣南島語族的家屋 (上) (中) (下)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